《中庸》一书原为《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三十一篇,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和许多人想象不同的是,《中庸》论述了为人处世之道。《中庸》是中国古代先贤较早论述人如何把控情绪的一本典籍。
一、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有诚心的人,必须要自己实在的去做,不能敷衍,就自然会成就自己;学天道,不需要他人来领导我们,也不需要他人来诱导我们,我们自己领导自己,找到自己的路。
二、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敦厚以崇礼:脾气和性情憨厚忠厚对他人尊敬且以礼相待。
三、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记载在简册上。这样的贤人在世,他的治国措施就能施行;他们去世,他们的治国措施就不能施行了。
四、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陵:通“凌”,欺凌。这个句典的意思是:在上级的人不欺负自己的下级,在下级的人不去巴结上级。
五、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凡是车船所能抵达、人力所能通往、天所能覆盖、地所能承载、日月所能照耀、霜露所能降临的地方,凡是有血气的生灵,没有不尊重和不亲近他的,所以说圣人的美德能与天匹配。
六、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道”是不可以片刻离开的。如果可离,就是身外之物了,不是“道”了。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要戒惧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要有敬畏的存心。没有比隐暗的地方更容易显现是非善恶的;没有比那细微之事物更容易显现曲直对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