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东西,不管时空怎样变化,总要回归原点,叫“backtobasic”。
从“一”开始,从“一”而终。
“仰观宇宙之无穷,俯究万物之运动”,
“天下”怎么动,最后都是要归回原点,就叫“一”。
谁先顿悟到这一点,谁就能更快找到自己“原神”本真。
因为,任何东西都是从一个“原点”出发再到一个“原点”的,而且永远是相互作用的。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自有一乾坤”。
在“原点”与“原点”之间,总是有个“道理”老是纠正你不能走偏,只要走偏了,“中庸”的力量就会根据走偏走错的程度“惩罚”你,或让你烦恼、烦躁,或让你受苦,或让你受累,或叫你消亡……
而这“原点”的回归必须是正能量的、积极的。
宇宙“混沌说”指出:“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人”最开始蕴藏在这“混沌”中,“混沌”是一切的“原点”,亦是人的“原点”。
一切相互成就相互消耗,“无中生有”与“灰飞烟灭”一直在上演……
就连看到或看不到的尘土,或许曾是一个生灵的另一种形式(尘土放大倍可以发现有非常多的物质在运动,甚至有微生物),古代繁体字“尘”就是三只奔跑的鹿扬起的尘土,
而任何一个生灵,迟早会成为尘土……
生于尘土,死于尘土。
感觉到的看到的用到的任何东西,都可能是一个生灵原神消散后的形式。“肉体”死亡后,被什么东西“吃掉”,就有可能留存在什么东西上,你吃草,草最后也“吃”你;你喝水,水最后也“喝”你;你吃鱼,鱼也会“吃”你……所以说,不是说只有人在改变这个世界,世界也在改变人,如食物,你改变它,它亦在改变你,不然你也不会老在考虑“吃什么好”。
所以说整个世界都是相互作用相互消耗相互成就的。
什么东西其实都在“变”与“不变”中存在。
如太阳,其实一直没有“变”,一直在一个地方发光发热,太阳还是那个太阳,但由于地球公转自转,看上去一天24个小时都在“变”;月亮亦一样,它的“圆缺”,只是不同维度空间的“变化”而已……
正因为太多数人不知道“原点”原理,“一切都将回归原点”,徒生诸多烦恼。
曾仕强先生解释“什么叫回归原点?”说:你跟你的太太两个出门,都到人地生疏的地方,我问你,如果走散了,怎么办?先生找不到太太,太太找不到先生,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什么?就是在原地不动,在你们失散的原地不动。你不能到处去找他,他到处找你,那永远找不到,那就叫做回归原点。
“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迷失了方向,他方向感整个没有了,你永远不知道。”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亦蕴含此中道理。
“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但“彩虹过后肯定会有风雨”,只是“风雨”带给人们更多“不好”的东西,人们不喜欢它罢了,世上无“风”无“雨”还了得?世间元素,少一个都不行。
从“原点”回归到“原点”,就是“变”与“不变”的过程,在这“闭环”之圆通流转间,一定得符合“道”,亦得讲求“理”,就是所说的“天道伦回”,譬如一个人,如果能够从“原点”回到“原点”,基本要义就是“成仁成功”,至高境界就是“内圣外王”。
从原点出发,“知行”过程中不符合“人道”“天道”,或者反规律之事,出现“中道崩殂”,就是没有回归到“原点”,说白一点,就是没有达到“自然而然”的“道”的目标,没有达到“成己”“成物”的“自然”要求,“成己”就是“成仁”,更高要求是“内圣”,“成物”就是“成功”,高要求为“外王”,“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
从“原点”回归“原点”,就是阴阳互动、阴阳互进、阴阳互转的成“道”得“理”的过程。
“阴”的方面,代表看不见的“修身”:格物致知;“阳”的方面,代表看得见的事物,就是“治学、用世”,“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生时的“原点”到死时的“原点”都是正能量的,在“回归”的道路上一直秉承为人群服务的担当、以天下为公的品德、为社会奉献贡献的实践,达到“好生”“好死”的标准,才是真正的“从原点回归原点”。
任何的“顿悟”都来自对自身和宇宙的领悟,这从很多“觉悟”了的诗词中足可以证明。
很多“勾魂摄魄般的顿悟”不是被文字烫伤,亦不是被岁月的荆棘刺痛了灵魂,而是真正的看到了“真理的阳光”,更多是“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在波涛汹涌不遇怀才中找到了普世规律的“诺亚方舟”……
古诗中的顿悟,都是有魂魄的,“吹尽黄沙始到金”地一口气吹过去,文字就会像沉睡的智者活了过来,犹如击中了自己一直备用在灵魂深处的暗语,春暖花开般让智慧之光洒在人生的断点之处,绵延赓续……
唐诗三百首的开篇为什么选用张九龄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有此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因为张宰相找找到了“原点”: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这里就强调“内圣”,自我修行,无问东西。
春兰秋桂,适性生长,不媚人荣,不求人知。
兰桂之君子者,洁身自好,进业修德,并非为博取功名富贵,而是君子之本性,君子之心性,清雅淡然,清明坚贞。
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同样有异曲同工之妙,“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花”,包括所有东西,自开自落,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而人,能够悟到“你若盛开,蝶自飞来”。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中最有诗意禅意的是那条不说话的船,在暗示某种深刻的人生哲理。“摆脱约束、轻松悠闲”的船只,何尝又不是说人呢?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人生,在渡口、车站、集市,这一类地方就更能显示了人生的“慌乱”与“无奈”及“欲望”,一旦消停了,时间静止了,画面定格了,会有一番不同的顿悟,也许,此刻的心会回归“原点”,我们为什么而出发?我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如能“觉悟”,就会记起“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忘记烦恼,重拾自我,笑对人生。
所有“高人”,都找到了“自觉”,“顿悟”后便会“天地人”三通,通体生慧,一切都明了,但好像又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觉”字是个“阳阳字”,两个读音,意思截然相反:1、睡觉(jiào):睡着了;2、睡觉(jué):睡醒了。从睡梦中醒来,从清醒中睡去;睡着的是你,醒来的还是你;你并没有改变,只是状态不同,执迷的时候是你,觉悟了之后仍然是你,无别无二……
下面都是“见”,
觉悟的人看到的是“天堂”,睡着的人梦到的是“地狱”,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禅宗六祖慧能在接受五祖弘忍传法之后,逃到南方过了十余年隐居生活。后来他到了广州法性寺,参加了住持印宗法师讲《涅经》的法会。会场上有两个和尚看到“风吹动了旗幡”,一个说是“风动”,一个说是“幡动”,争执不休。慧能上前告诉他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二位心动。”令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草堂清禅师诗曰:“不是风幡不是心,迢迢一路绝追寻。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断崖深更深。”六祖慧能虽然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的心在动。但是,这个能动的心是妄心,依然不是人的真心本来面目。如果一路继续追寻妄心的来源,就会发现真心本来面目是绝待的,无形无相的,没有任何遗迹可以寻觅,就像“白云本自无遗迹”。飞落到了断崖之处,深中还有更深的境界。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佛性就是一直清澈干净,哪里会有什么尘埃?”
一切都是虚无。
摆脱种种虚妄的意念,摆脱由这种妄念所造的世界的幻象,保持空明的心境,随缘而行,不为外物所动,如此由超脱而达成自由。
“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这里的“法”,简单说就是“现象”。现象是依意念而起、而灭的吗?
从“原点”回归“原点”,从“无”到“无”。难道这“无”就是“没有”吗?绝对不是的,“无”中生“有”,但这“有”是万象之“相”。
唐代德诚禅师曰:“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深水静鱼不食,满船空载明月归。”
“千尺丝纶直下垂”,如“钓鱼”一般,一个很强很深的欲望引导着人的行动,名也好利也好,总之人心焦渴,定要从外界获得什么才得满足。可是“一波才动万波随”,就像水面的波纹,一浪推着一浪,你走了一步,随着就有第二步、第三步乃至无穷。“夜深水静鱼不食”让人幡然醒悟,发现最初所求的目标就是虚妄的,或者说可有可无的,得之失之,随之由之而已,你就从被动的状态中摆脱出来,飘然无碍。“满船空载明月归”,什么也没有得到,空船而去,空船而归,但心是欢喜的。这里揭示的就是“舍”与“得”的境界,什么是“得”呢?你一心想要得到一个东西,念念不忘,心都被它塞满了,“钓鱼”如欲望升腾,“得”未尝得,但“失掉”的已经很多。而所谓的“失”是什么呢?于外物无所挂心,将“得失”只看作因缘的起落变化,心中有大自在,根本就没有东西可“失”。
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庐山迷蒙的烟雨和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令人向往,如果此生不能亲自去看一看,那便是终生的遗憾。等到真正亲眼见到了庐山烟雨和钱塘江大潮,却没有独特的感受,庐山烟雨只是庐山烟雨,钱塘江大潮也只是钱塘江的大潮。
人生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阶段“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一切都是从“原点”回归“原点”,“庐山烟雨浙江潮”又到“庐山烟雨浙江潮”只是经历了“虚幻无常”,得不到时常怨恨,得到了百事了。人生就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万般万象万种想象,当“一览众山小”时,方知一切樊笼都因“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会学会放下,就能轻松无念,顺其自然。苏轼在经历过宦海风涛,经历了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之后,产生“及至到来无一事”之感悟,也是烦恼即菩提的真实价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风雨也好,晴朗也好,一个人若舍弃名利,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了,便可“一蓑烟任平生”。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展望未来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再也不会心狂得“一日看尽长安花”,也不会和着眼泪“错把陈醋当作墨,写尽半生都是酸”,亦不会喝一斤烈酒也缓不过不来,烈酒在喉剑在腰,人生再无忧愁。
感悟着“坐化般”沁透着慧根的诗词,读着这些“从原点回归原点”的灵魂之语,会让人真正体验到那条对牛弹琴的“牛”,恍恍惚惚听懂了大彻大悟的琴声……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人如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在这如梦一般短暂的人生里,实在是可笑。不如在月色如银,清夜无尘山间,一个人,一明月,一溪云,一壶酒,一张琴……
南朝的傅大士释义从“回归原点”时说:“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空手怎么能把锄头?步行又怎能骑水牛?桥流水不流更是违背常识。
其实这是更深的比喻,和上面的诗词都有同样的机锋。
“光阴不可留,生事如转蓬。”“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名可名,非恒名。“空头把锄头”、“步行骑水牛”讲的是,虽有形迹,依然是空,如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会获得一些特定的社会身份,这种身份被人为地设定有高下贵贱之分,但根本上还是虚幻的,不能成为人生的根基,但人却往往会迷失在这种“身份”中。例如某人做了官,官位就是他把着的“锄头”,如果不能意识到自己说到底还是“空手”,迷失在官腔官威中,只会做官不会做人,那这个人就变成了“锄头”,甚至把“锄头”当作了自己,失去了自己。
洞山祖师开悟曰“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他要过河时低下头来卷裤脚,看见水中有自己的影子显现,“噢——!”地豁然大悟,并做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闻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什么意思?
“切忌从他觅”,我们修身学道不要向外驰求,不要向别人去求,要自己悟出来才是真实的,这也正是“回归原点”之要义。
再拿一例来说,众人同样都在尘世中渡劫都在顿悟,为什么王阳明成了完人?
辛弃疾、曾国藩与王阳明一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但为什么只有王阳明被尊称为“圣人”?
王阳明的心法难道只有“知行合一”吗?
其实王阳明讲得更多的是“心”的斗争,“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人的一生,归根到底,所遇到的一切事情都是心的斗争,战胜内心,才能战胜自己。
而这一切,必须要遵循“回归原点”之道理。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图文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特别配图来自尊敬的梁雅校长的系列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