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都一直有祭祀的传统——不但祭拜祖先,而且祭天、祭地、祭山等。
当然,现在我们看这些行为,也许会觉得是一种迷信,但古人却认为很有必要。
我们以“祈雨”为例。
王阳明画像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祈雨”的记录,如在《王阳明年谱》中,就曾提到过王阳明曾写过一篇“祈雨”祭文。
话说公元年,王阳明应浙江绍兴府太守之邀,为在旱灾中苦苦挣扎的当地百姓写“祈雨”祭文。
后来,绍兴太守借助这篇祭文,带领当地百姓向天“祈雨”,不久,当地真的下起雨来,旱灾解除。
于是太守写信向他表示感谢,但王阳明在回信中,却讲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即:
王阳明画像“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大意是说,你们“祈雨”成功,并不是因为我写的那篇祭文,而是百姓“心诚”所致。
言外之意,“心诚”才是“祈雨”成功的主因。
那么,“心诚”与“祈雨”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先看《中庸》中的这段话,即: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故至诚如神”
大意是说,正是由于“至诚”可以提前感知,所以,人们才会认为“至诚”深不可测。
影剧剧照:祈雨图进一步的说,古人认为“诚如神”,但是在我们身上为什么没有应验呢?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