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前文说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如何实现,最后结语为“所以行之者一也”。那么,接下来就说这个“一”了。为方便阅读,将原文分段。
第一段:任何事情先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豫”通预)。说话前先有准备就不会不顺畅(“跲”音荚,窒碍)。做事前先有准备就不会困难。行动前先有准备就不会后悔。道路预先确定就不会迷失方向。
上述道理浅白易懂,因为人们都有相关的生活经验。治理天下国家同理,要预先有目标、规划。至于九经,九个方面的准则或任务,每一项都必须预先确立方针、策略、方法,按部就班去实行。
第二段:处在下位的官员不获得上级领导支持,就治理不好民众。获得上级支持有办法:不取信于朋友,就不会获得上级支持。取信于朋友有办法:不顺从父母的心意,就不会取信于朋友。顺从父母有办法:反省自己不真诚,就不会顺从父母。真诚反省自己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真诚反省自己(“善”,依孟子说即“良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从执政实践到自身修养,几个步骤的倒推,有情感逻辑的合理性与必然性。节省篇幅,不作进一步展开。这个倒推过程是由外向内,如果由内向外顺推,则是明乎善,诚乎身,顺乎亲,信乎友,获乎上,民得而治。十分明显,这与《大学》所讲知至、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纲目完全一致。“明乎善”是源头,是起点。人之良心,天下之大美,又是最终目标和结果,所谓“止于至善”。
第三段:真诚,是天的运作模式和规律;让自己真诚,是人的生命途径和使命(“诚之”意为使之诚,之为自称代词,即让自己真诚)。真诚的人不努力即可做到善行(“勉”,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曰:“凡言勉者皆相迫之意。自勉者,自迫也;勉人者,迫人也。”“中”读第四声,中的之中),不思考即可领悟真理,自在从容即可合乎中庸之道,那也就是圣人啊。所谓让自己真诚,就是选择善行并且永久坚持。
有学者认为,这第三段是《中庸》最重要的几句话,核心概念是“诚”。诚,真真切切,实实在在,是世界自然的状态,其演进发展过程亦如此,古代哲人称其为天道。而人实际上也是天道的一部分,但人与其他物体、其他生命不同。人有头脑,有思想,有无比强大的创造能力。人之道要遵从天之道,这种遵从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儒家倡导的是后者。人性的伟大,人格的崇高,人生的尊严,都体现在人的道德主体性上。芸芸众生中,很少人可以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与天道融合为一。他们被称为圣人。孔子在理论上抽象地承认“生而知之”,而实际颂扬的圣人都是“学而知之”者,都是具有道德主体性的人,如尧、舜、禹、汤等。一般人选择善并且永久坚持,是可以让自己真诚的,是可以迈向圣人境界的。
人们从《论语》中深刻感知的是“仁”,从《大学》中深刻感知的是“善”,从《中庸》中深刻感知的是“诚”。用心体会,三者在本质上完全一致,仁就是善,就是诚,而逆命题同样成立。(白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