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相通说认为天不仅是自然存在的本体,而且还是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的本体。人作为道德义理等价值存在的体现者,其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义理准则都源于天道,本于天道,从这个意义上说,天道与人道相通。此为孟子以及《易传》和《中庸》的作者们的看法,表达了正统儒家的天人合一观。按照孟子的说法:“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尽心上》)。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原则,既是人性又是天性,人性和天性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只要人们能尽力地扩充自己先天固有的“善心”,即可达到认识自己的仁义礼智等本性,同时也就认识了天性,天性与心性本质上合二而一。
《易传》在天人关系问题上,也鲜明地表达了天人相通的思想,《系辞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认为易理是宇宙万有的最高法则,天道、地道、人道都是一个道,都是易理在自然、社会各个方面的体现,所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系辞下》)。即六十四卦中的每一卦都是三材相通的具体体现。《说卦》论述得更为明确:“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材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经过这样的解释,则给天道、地道、人道又赋予了价值的意味,视之为现实的人应当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达到了这一目标,也就是实现了内在超越,进入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中庸》则把孔子倡导的中庸之道纳入天人合一的框架之中,强调中庸之道本于天命,它不仅是仁与礼相配合的最佳状态,而且是天道与人道相配合的最佳状态,从而把孔子的中庸思想提到了“性与天道”的高度。《中庸》认为“诚”是天人共具之性:“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即“诚”是天道的最高原则,因而也是人道的终极的价值源泉;人生的目的就在于求得一个“诚”字,真诚、圆满地度过一生,实现终极的价值,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一般说来,儒家的天人合一立足于人文主义的基点上,从价值本体的角度把握天道,把人的价值观念本体化,并且归结为天道,以人道规定天道,又以天道确证人道的当然与必然,强调天人合一于心性,突出人的行为与人的内在道德本性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