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中国文化课》读后感
——允执厥中,顺应天道
葛诗淳
提到余秋雨先生,我想大家都不陌生,他的专攻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他的最新著作《中国文化课》,可谓是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向的一大总结性著作,其中,延续了余秋雨之前的中古文化著作例如:《君子之道》、《文化苦旅》等等的文化思想,同时他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该书中,他大量的融汇了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感受,用平时的语言来讲述深奥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要说到《中国文化课》此书的最大亮点,莫过于余秋雨非常擅长“讲述古人的著作和例子”,余秋雨在书中,把他们称之为“中国文化导师”。
《中国文化课》这本书,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它就是余秋雨先生儒家思想的最核心体现,《中国文化课》这本书仅用了非常平时的语言和例子,就深刻的论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根本精神。这本书中,深深的蕴含着“多元”且“经典”的深层思想,无论是在数千年前的古代,还是如今的新时代,中国文化都有其珍贵的力量。而《中国文化课》一书有其非常宝贵的“思想”价值和“社会”价值。其中有两大思想内容,值得深入讨论研究,第一就是“允执厥中之思想”,第二就是“顺应天道之思想”,这两大思想都是余秋雨先生在《中国文化课》一书中所总体强调的,中国文化之精髓。
一、“允执厥中”之思想
《中国文化课》第一章里就写到:“君子中庸,而不器”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中”与“不器”都代表着一种“平衡”之道。平衡思想就是“允执厥中”,不过度“极端”,极端思想就容易造成悲剧命运,而中国古人一直都充满极其哲理化的人生智慧,他们不会允许自己“过度极端”,从而导致悲惨的命运,他们懂得“中”、懂得“和”、懂得“平衡”、懂得“调节”。允执厥中的思想就是《中国文化课》一书的主要思想内容之一,这一思想也是对余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书思想的延续。
《中国文化课》一书中,提到最多次的要给字就是——“中”字。这个字,我们可把它当成,是一种不受外界所有力量所打搅的一种“平衡的”、“本能的”、“真实的”内心状态,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平衡”之道的侧面的反映。“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允执厥中”的意义,“平衡”、“和谐”、“从容”、“淡然”。如果非要来解读,“允执厥中”的思想,那么就必须拿当下时代里的一些例子来论证。其实现如今,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总是在不断的去评价我们如今的“新时代”,他们总说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的“过渡性时代”。出现了大量的“自杀”、“抑郁”事件,一方面就是因为“允执厥中”精神的过度贫瘠与匮乏,第二就是因为,现在的人们都太过于极端,极端的思想就会导致人们做出极端的事情。余秋雨先生在书中写到——中华上下五千年,“允执厥中”思想在一个人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个人就是北宋豪放派词人苏子瞻。在余秋雨先生的眼里,苏轼可以说将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读了不下百余遍,所以要探讨中古古典传统文化的主要思想内容,不仅仅要从“书本位”去切入,同时还要从“他人视角”去切入分析。
在《中古文化课》的第三章里,余秋雨先生举了“苏轼”的例子,让他作为我们的“文化导师”。苏轼谈到:“他早已将四书五经,读透、吃透、研究透了。”他也将“允执厥中”的思想,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他既有着不同于旁人的超然洒脱,也有着不被这个时代所限制的长远眼光。他一张琴,一壶酒,便能醉卧苏堤参禅。出生于书香门第,却一生命运多舛,但无论是处于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无论逆境还是顺境,他一直都是热爱生活的。他那些世代传承的诗词,关于人生的意义,为人处世之道,乃至自然、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思考都对后世影响悠长而深远。当你听到“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这句词的时候,应该不会陌生吧,苏轼他那种淡泊超脱的生活态度,都已经深刻融入到这句词之中了。而他在写这首词时,已经进入不惑之年,对他而言,大半辈子已经过去,青春已经消逝不再。但他的灵魂却倔强的说着“我永远不老”,于是,就算过了大半辈子的他,也一直都在用乐观的态度与中庸的精神去对待生活,积极的面对一切未来可能发生的意外和挫折。那磅礴如江水的中国传统精神力量,都被他落笔成书,世代相传。看,当他到了赤壁之时,突发感想: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宛若转瞬之间,伟人成了枯骨,又有多少新陈更替,江水一直滚滚向前,里面有多少数不尽的英雄泪与英雄血呢。当子瞻,夜宿燕子楼时,他又提出“古今如梦”之理论,人世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皆为一场大梦,这也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此情此景,也让他那无意再卷入党派斗争之志,黯淡的名利之心感慨万分。在我看来,他只想从中灵魂的挣脱,获得精神的解放。他的气象恢宏,超脱淡泊,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慰藉呢。
所以,《中国文化课》一书的主要思想之一就是“允执厥中”之思想,只有先达到了“允执厥中”这一步,我们才能学习更深层的中国文化思想。余秋雨在书中举苏东坡的例子,并不是随意举例,而是为了引入“顺应天道”之思想,做到自然衔接。苏轼此人,在对待人世间的所有事情之时,他都采取平和的心态去应对,最终他活到了六十八岁高龄。只有了悟“和”之道,才能领悟“命”之道。
二、“顺应天道”之思想
余秋雨在书中写到:“顺应天道”这四个字,并不是“消极的”。而是一种“中和”的思想,其中包含了深厚的哲学门道。重点就在这个“顺”字上。做了某件事,才会得到这件事的回报,这就是“顺”的一个方面。余秋雨先生举了例子,例如:“行远者,必自迩”且“登高者,必自卑”这不仅仅是对于我们“个人品德”的一种“中国文化里的社会教化”。与此同时,《中国文化课》一书也举了生活中最简单的、最常见的实际例子来对我们进行诠释,这其中其实深深的蕴藏了“顺应天道”的思想。“中庸之道”,其实很大程度上而言,都是基于对于人性的窥探和讨论,我们在实现中庸思想中“顺应”之道时,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不断实现心性的成长和人性的蜕变而已,所以《中国文化课》一书中写到,人性以外无至道。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就是为了体现《中国文化课》一书里所体现的“顺应天道”思想,在一定的条件下,如果我们执意的要去违反天道或者去扭曲人性,那么结果必然是不可成道、得道的。
所以,我们根据《中国文化课》中第四章的“顺”之观点,我总结出“顺应天道”之这种中国文化之“大道”,它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必然是始终和“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个体生命之成长与个体能力之发展,相当紧密的互相联系、绑定在一起的,并且,透过“社会行动”、“个人修养”不断的去渗透到我们的社会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之中。“顺应天道”之思想,从广义上来说,这必然是“顺应”我们个体社会人之生命的成长之道,从微观的角度上切入,我总体认为,这是一种“顺应天道之逻辑性”,简单的来说,就是万事万物都必须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去遵循“天道”所赋予我们每个人乃至每个生灵的自然性能,我们只有先学会尊重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发展一种“不可极端扭转”的过程,并且感悟其中的内在“天道”之逻辑,才能真正的领悟这种思想。
三、全文小结
我认为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化课》一书里“允执厥中”思想教会了我,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并且与人打交道时,为人处世的平衡之道,在处于当今社会甚至未来世界里,当灾难来临之时,我们更应当学会在时代的洪流中,做到能够淡然处之,并且像苏东坡那样,用一种轻松愉悦的方式去“顺应天道”,达到自己内心的自由,而不是去“极端刻意的扭转一切”。这大概就是《中国文化课》一书教会给我们的人生哲学,该书的思想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