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样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66316126694515&wfr=spider&for=pc
题记:于永正是一位值得所有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的人,可惜的是我遇到他写的《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本书太晚了。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可以推荐给我的同行们看,我想每位看完这本书的教师或多或少都会有所收益,给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帮助。请跟着我一起来感受一下这本书带给我的收获吧。一、读自序《人生留痕》读于永正老师的这本书的序言——《人生留痕——写在前面的话》,从文学角度来说,题目取得就很特别,“人生留痕”让人想探知留的是什么痕,怎样留的痕,作为一代教育名家他要留给人的是什么?我的感受是:于老师的文字自然流畅,用五段文字高度概括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思想变化、教学特色及风格的形成过程,文章质朴凝练却非常能够引人思考,虽然以前没读过于老师的文章,但是一篇序,就让我一下子走进了于老师的世界。(文笔好)“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想写、敢写、会写;学习、实践、反思”。于老师在序言中说:“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总之,读与写是我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思自己、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越走越正了,越来越直了,感谢读写的习惯,它充实了我的人生,成就了我的事业,并且让我的人生留痕……反思自己的二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太多遗憾了!好在还有这样的机会。我会多抽出时间来读教育名家的书,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推动我的老师们都来读这些教育名家的书,百利而无一害,对于我自己,对我们的团队这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二、读于老师的“引子”有感这是一篇非常好的例文,读来你感觉于老师在同你面对面的述说,又恰似他在自言自语。让我感觉亲切舒服,这种体例的引子有一种别出心裁又温暖可亲的感觉,让我体悟到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文字的编排与出场顺序太有意思了。于老师的引子,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教学叙事的别番滋味,我们可借鉴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叙事的抒写上。三、读于老师第一章《做“甘草”》“甘草”是于老师的学弟朱友明对他的评价,甘草有三个特征:甘草性温味甘;2.甘草特性包容3、甘草能调和。于老师用甘草的三个特性来概括自己的三个特色。甘草性情温和就是于老师性格温厚,对学生温和宽厚。于老师用学弟的话和学生描写他的习作来说明他的这个特点,有理有据,又写的非常隐隐,确是写作的高手。但前提也可以看出于老师善于积累,学弟的话,学生的习作在文章信手拈来,这是他平时善于积累的表现。很喜欢这段后的那句概括,至圣先师孔子有五大美德,叫做“温、良、恭、俭、让”温文尔雅和蔼可亲居五大美德之首,应该说,温是所有老师的第一期盼。甘草的第二特性是“包容”,包容就是宽容、大度、有气量、不计较。于老师说他的做人准则:不论人非,但言人是;容人之过,谅人之短,见贤思齐,见不闲而内省。于老师用自己的几个例子,来说明自己如何包容。让我受益匪浅,是呀,人是易怒的动物,有些时候当然真的也很生气,但是于老师记住了一句格言,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我想很多事情处理的会更好。在这段文字中于老师给我们所讲的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我知道。一个是写楚庄王的《摘缨会》,另一个是关于曾国藩家书,值得我们介绍给学生。喜欢后面的点睛之笔,书,真是养人的。读书、看戏,真的可以“医愚!”甘草的特性三是“调和”,于老师用了几个事例来说明,什么是调和,其实就是中庸,这段关于调和的叙述用的篇幅很长,事例也很多,其实说的都是他对教育的认识,值得细读和玩味,中庸之道,是儒家观察世界、处世行事的基本思维方式,中是中正,庸是用,中庸即过无不及,做到随时适中,恰到好处。最后于老师用了一段话来总结;“做甘草,就是做个好人,是好人才能成为好老师,成为学生喜欢的老师。做好人,就是温和的好人,做个宽容的、善解人意,善待学生的人。做甘草,就是做个动脑子的人,做智慧的人,有智慧才能把能工作做好。有智慧的表现之一,就是践行伟大的中庸之道,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都要思而后行,做到不过,也“无不及”。让学生健康地、全面的、和谐的发展。“带着思考教书,才能不断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智慧是在不断的学习、时间和思考中感悟并积淀的。”于老师的这段话让我很多感触:能用“甘草”来形容自己的,中国教育史可能也就是于永正一人,绝、巧、奇。一下子就让我记住了,甘草温厚、温和、包容、宽恕,调和、中庸。我呢,找不出自己的特性?哎!我自己总结一下就是有点傻乎乎的。四、读于老师第二章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到我喜欢他”于老师在章引中说,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处都渴望老师喜欢他。但要老师喜欢每位学生,难!可是,如果像美国教育家托德.威特克尔说的“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则比较容易。如此,教育真是会出现一种别样的境界,我很好奇做出喜欢他的样子是怎样解释的?于老师在本章中引入了托德.威特克尔的话。不强求你喜欢每个学生,但要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如果你的行为并不说明喜欢他们,那你无论多么喜欢他们都没用,但是,如果你的行为表现出你喜欢他们,那么无论你是否真的喜欢也无关紧要。然后于永正老师用文字和事例,阐述了自己对这段教育实践的理解和践行。是呀,只有身为教师的人才能说得出,只有教育实践中,认真体察,深入思考的人,才能有如此真切的感悟,这样的话,一定会让某些道貌岸然的理论家所不齿,明明不喜欢,怎么还要做出喜欢的样子呢?于老师这样说“样子我会做”因为很简单,讲课时,我眼观六路会用亲切的目光看着每个学生,学生的红领巾歪到一边去了我会为他扶正;课间,我会找调皮的男生掰手腕,并让他两只手......伴随着这些样子的我是微笑着的。用手来表达喜欢的意思更便捷,用手摸学生小脑袋,向学生翘起大拇指,掌声有更强大的赞赏与肯定作用,我的行为更多的是体现在表扬上,我从不吝啬表扬,表扬最能让学生感到老师喜欢他,相信和期待,也是表达对学生关爱的一种方式。于老师用多个自己身体力行的例子,诠释了我好奇的、他欣赏的那句教育大家的话“做出喜欢他的样子”。在此章第十段,于老师对以上种种进行了总结:“切不要以为我上面所讲只是些方法,技巧。教育没有纯方法、技巧的东西。方法、技巧背后有一个情字在做支撑。即使是对不喜欢的学生,一旦这样做了,也不会是冷冰冰的。夏丐尊说得好: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很深奥但值得深思。章末,于老说:每接一个班,总有我不喜欢的学生,但我会尊重他,不会冷漠他,漠视他。反思:二十年的教育生涯,我接触的学生很多,但是距离于老说的我做的却差得很远,但对学生的爱我是一点不比于老少。思考:为什么我不能把这些理念拿入到对教师的管理中呢,可能成人的思想太复杂,抑或是我自己的心还不太开阔。五、读于老师本书第三章《是师非师,是课非课》这章的题目非常有趣,是师非师,是课非课,不由得想起了我看过的一部电视剧的名字《花非花、雾非雾》,很神秘!调足了读者的味口。于老师本身就是老师,规规矩矩的上课,何来是师非师,是课非课呢?于老师自己在章引中做了这样的解释,齐白石作画,求的是在似与非似之间,不似,画牛像马,画樱桃像苹果,叫欺世;全似,画人把每根头发都描出来,就不叫艺术,如同白石老人作画,我的为师之道,也在”似与非似之间”,既是师非师,是课非课。细读本章,仔细品味于老师是如何是师非师,是课非课的。其实是他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他是如何理解如何做的?于老师说总体而言,我们的老师太像老师-背着手,绷着脸,不苟言笑,开口则应当如何如何,闭口则不准这样那样,老师总以长着、教者自居,总是隔着讲座和学生讲话,无形中师生总有一种隔阂。既然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我们就放下架子,不以长着自居,不居高临下俯视学生,而应该蹲下来看学生,在教学中平等对话,因此他对自己的约法三章-不倒背手。手背在后面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就有长着的架子,有了架子,学生就不好接近,或者不愿意接近;主动和学生打招呼,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不要等学生像我们敬礼了才搭理他们,更不要漠视学生的敬礼,总是还以微笑,还以点头,还以你好;课间尽可能和学生一起玩,或者看他们自己玩,或者与学生交谈。他要求自己走下讲坛,走到学生中间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平等相处。在上课方面,于老师更是在努力践行昭示着尊重、平等、民主的“对话教学”理念,他给我们讲述了几个外国教学案例,有趣但也令我们深思。一则是美国生物老师上蚯蚓一课,品尝蚯蚓的味道,一则是日本教师教千克的场景,另一则是澳大利亚老师教海盗的故事,外教在中国圣诞节教学时给全班孩子发巧克力,和孩子们的打赌,如果孩子们变好了,班任会去吻猪……并结合这些案例反思自己的不足,在吸纳别人优点的同时,他用这样一段话来描述我们存在的共性问题。我们自有一套教师观,自古以来,教师的地位虽然不高,却特别讲究尊严,收入不丰,却特别崇尚斯文,教师的举手投足总带的着人师的味道,半点也苟且不得。庄重圣严,凛然可畏,仿佛就是教师永恒的标准形象,久而久之我们似乎就有了一个放不下的架子,大概也正因如此,教师就端居圣坛之上,学生就匍匐在讲台之下。于是乎,我们的教育就没了民主、平等、失去了亲近自由,缺少了和谐、欢愉。于老师吸收了外面的先进理念,并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着,于是有了经典的《翠鸟》、《狐狸和乌鸦》《草》的教学片段,读此三篇的教学片段虽未在课堂中,但却身临其境,特有兴趣。是啊,于老师在三课中的表现,真的不太像老师,但是此三课中的他确实是高师,值得我学习。六、读本书第四章《童心未泯》于老师之所以深得孩子们的喜欢,原因之一,是因为他童心未泯,在五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这样做到了童心未泯:1、始终保留孩子般的好奇心,看什么新鲜事物都感到新奇,并让自己的学生也随之感受,看做操,看菊展,读报刊中的新鲜事,于老师说:没有好奇心就发现不了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的价值所在。人的良好情感,是在感受美的过程中不断产生并丰富起来。2、始终有孩子气。他同孩子们一起玩,和孩子们一样。他用自己的教学故事告诉我们,越和学生相似学生越亲近我们,于老师还告诉我们“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还说,著名思维科学家张建光教授说: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于永正和学生相似了,所以他成功了。3、始终理解和体谅学生。这里于老师特别强调了八个字:承认差异,尊重差异。他对学生的理解和体谅其实是他很好的尊重了这八个字!是啊,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巨大差异,没有差异,教育价值大概就失去了大半。差异是永远存在的,差异可以缩小,但不能消灭,每个学生都渴望老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