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志奉道”也有层次上的差别。人道是以五戒为本,自己要坚定信心,相信五戒是人道的因,一定要将五戒持守清净,这就是“守志”。在日常生活中,确确实实行五戒,就是“奉道”。假使要成就生天之福,就要以十善为目标,志在十善,奉行十善。出家众除了五戒、十善以外,更要以四谛为“志”。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了解道理、坚信不移就是“守”。然后依据道理,一点一滴去实行,就属于“奉道”。四谛是寂灭道、涅槃道,要想达到寂灭、涅槃的境界,就要依四谛的方法修行。修四念处观就是修行的具体实践,依之而行,能使行者达到离欲、寂静、无为的境界,证到我空,乃至证得声闻果位。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志,在日常生活中,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奉道”。“奉道”也有深浅之别,譬如布施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些都属于有为法,最后要由有为到达无为,这念心达到三轮体空,就是更进一步的“奉道”。最高的道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直截了当,心就是道、心就是佛。佛教的思想不外乎“守志奉道”,能够“守志奉道”,才能真正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以儒家来说,坚守三纲领就是“守志”,奉行八条目就是“奉道”。依据八条目去实行,便能达到三纲领所立定的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以真正的儒者也能契入佛法;而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对儒家的思想也能通达了解。佛法讲中道实相,儒家亦谈中道,如《尚书大禹谟》云:“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是“守志奉道”,诚守中庸之道。这念心要觉悟,要保持觉性,觉性是本具的,本具的觉性就是道。虽然觉性本具,然而不经过一番功夫,道也不容易现前。是最高的道,即是无能无所。若视,则有能视所看;若听,则有能听所听;若无视无听,就只有绝对的这念心现前。“抱”即是“守”,守着这念心。修道,就是要时刻守住这念绝对的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要经常存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动静闲忙,都要能保任,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最高的道。要保持宁静与清净,心中不要有烦恼,有了烦恼就要检讨改进。“静”就是智慧,“清”就是没有贪、嗔、痴、慢、疑、邪见种种烦恼,这念心像一面镜子、像一潭止水,这样就能“形将自正”,无论是心形、身形,自然而然就能端正。“无劳汝形”是调身的方法,身体不可以太疲劳,也不可以太放逸,这样心神才能安定。要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不打妄想。然后“慎内”、“闭外”,“慎内”是很微细的,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不能有丝毫的妄想,所谓“观机于心意初动之时”,时时刻刻注意这念心,有了妄想马上觉察、觉照。“闭外”,关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其向外攀缘、为六尘境界所染着。只有第一知,没有第二知、第三知,这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道。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是知?是不知?起了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就成了“多知”。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念念迁流,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全部现前。伏羲画八卦,一阴一阳,认为世界万象由此阴阳和合而产生。《易经》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些不外乎都是这念心的变化,即一生二、二生三。“守道”就是要守住这念心,不生二、三念,这样就是绝对的境界,安住在这念心,才是最实在的。(本文来自四十二章经第九章,返本会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