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大学》解读:第五篇(一)你好,我是老余。
朱圣人给我们指明了阅读《四书》的先后顺序:先读《大学》、再阅《论语》、次读《孟子》,最后是《中庸》。之所以要我们先读《大学》,是因为它搭建了儒学大厦的地基和承重墙,名曰“三纲八目”。
把这十一项弄懂了,儒家思想的大厦就搭建起来了,后面的三本书读起来,心里就有了归拢的地方。
《大学》中也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就是这个意思。
前几篇(文末有链接)把三纲及八目中的前两目聊完了:第一纲:明明德。
第一个“明”是个动词,就是擦亮的意思,后面的“明德”是个名词,就是每个心里与生俱来的德行,正所谓“性相近”,但由于后来的“习相远”,我们把本来明亮的德行蒙上了灰尘,所以要经常擦拭,时时勤拂拭心里的灰尘,就是明明德。
第二纲:亲民。
这里的“亲”也就是“新”,但到底是“亲”还是“新”朱熹和王阳明的意见并不统一,可两位都是圣人,我这个凡人完全没有能力判断谁对谁错,但最终的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一个人自己明明德了,就要带动周围的人也“明明德”,先明德的人带动后明德的人,最后达到全世界一起明德,之前有一份报纸叫《新民晚报》,其中的“新民”,就是此意。
第三纲:止于至善。
至善状态就是中庸状态,不偏不倚谓之中庸,但这个状态就像数学里的无限趋近,你永远都不可能达到,所以“至善”是一个标杆,一个图腾,目的是我们日用常行时有个标准来参照。
第一、二目:格物、致知。
朱圣人的理解的这个“格”是个动词,就是探究,格物就是探究天下万物的表里精粗,最后得到天下万物的“理”,但王阳明觉得在有限的生命力去“格”无限的“物”是不可能完成的,后面还有七个条目等着修呢,那这辈子都做不成圣人了,于是怀疑朱圣人对“格物”的理解可能是错的,格物理解错了,致知也就错了。
那王圣人是怎么理解的?参看对一个“知”字的独到理解,让他变成了神。
到此,《大学》还剩下“六目”,本篇聊完。
(二)第三目:诚意。
王圣人著名的四句教中“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是告诉我们在修身时,不是往心里去“增加”东西,而是“减少”,减少什么呢?抛开一切利欲的考量,按照是非善恶的本意去做。
打定这个主意,就有了诚意。
比如你是一个销售,这个产品对你的用户是好是坏其实你心里很清楚,但太多人和公司为了挣钱就夸大产品特性,甚至还有伪营销学大言不惭讲“怎么把梳子卖给和尚?”,你为了几个钱把一件完全不适用于客户的东西卖给他,这就是没有“诚意”。
再比如以前的医生,为了能挣提成给病人开完全不需要的药,本来十块钱就能达到疗效的,开了块钱的药,这也是没有“诚意”。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所以“致良知”,去做没有利欲考量的事是一辈子的修心。
在朱圣人眼里,诚意就更明白了,朱熹说:“诚者,不自欺也。
”只有不自欺,才有可能不欺人。
你卖了名不副实的东西给用户,就是先自欺了,你心里其实知道这东西对人家无益的,你虽多获得了一点利润,但你会用“不安心”来偿还。
其实整篇《大学》,就是修的一个“诚”字:你看王圣人的格物致知,就是把尘世间所有为人处世往已“明明德”的心里一框,符合“明德”的就去做,不符合的就摒弃不做,诚不诚?而只有“诚”了,才能正心。
第四目:正心。
意诚了,不自欺、不欺人了,心就正了,就一举一动都符合道义和规矩,你还卖那些名不副实的假货吗?卖不了了,你还打孩子打老婆吗?不符合道义了......所有的一切,心里都有数了,一颗光明正大的心脏就稳稳地在你的胸腔里跳动了,端端正正的,不仅睡得安稳,而且吃们儿们儿香。
第五、六、七、八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四条是我们最熟悉的,我初中时写作文还引用了这四目,当时只是觉得高大上,完全不了解。
这八目中,核心的落脚点就在「修身」上,前面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修身的前因,能做到这四点,「修身」就完成了,修完了会怎样呢?就是后三目,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天下太平,这是修身的后果。
你可能会有疑问:我们一小小的个体「修身」,家庭和睦可以理解,为什么会有社会和谐、天下太平这么大“后果”?因为你的能量超出你的想象,特别是你几十年如一日的对周围人的影响。
一切的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
你是怎么做的,你的孩子就是怎么做的,你下班看书,你孩子就会看书,你下班打麻将刷泡沫剧,你孩子就王者荣耀。
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社区。
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公司。
你作为领导,天天想着怎么为用户创造价值,那下属也天天想着怎么服务好客户;如果你天天想着怎么骗消费者的钱,你的下属就有天天想着怎么骗公司的钱,因为搞公司的鬼比搞客户的鬼来得容易;上行下效,是一切模仿的开始,这一圈一圈的往外扩展,就像波浪一般影响到越来越远,最终达到平天下的壮举。
知道了这一点,就知道了作为家长、领导的核心,那就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里有三点:要求别人,你自己得先做到,这样大家都信你服你,都向你靠拢;自己做不到的,也不用去费口舌要求别人,这完全没有用;你说什么其实不重要,你怎么做才最重要。
有些例子就很深刻:你看现在99%的公司,什么企业文化一大堆,新人入职还花大价钱来培训,但从董事长到一线人员,基本都没有按企业价值观来做的。
你看去年西安那个女车主,由于车的问题得不到合理解决,坐在机顶盖上大哭。
而前几天,那个企业还在办公室里叭叭地培训如何解决用户痛点。
只要你没那么做,宣讲、培训不仅完全没有用,可能还有反作用——新人一对比你说的做的,就完全明白潜在的企业文化了。
再比如,很多老板说90后、00后比80后难管多了,其实难管的不是人,而是选择。
怎么说?之所以80后不难管,是因为80后当时的选择少,除了忍气吞声,别无他法;而90后、00后不仅选择多了很多,且上一代给他们创造的财富足够让他们在不公正面前,不用忍气吞声了。
人性从来没有变过,变的是每一代人的处境。
以前你作为老板,不需要率先垂范,官大一级就能压死人,只是现在这一套不行了,过时了。
仅此而已。
你自己德行没跟上,公司凝聚力不强,怎么能怪90、00后呢?所以,领导力说到底,不是你的方式方法是否科学,不是否能洞察员工的人性,而是你是否能管住自己。
能做到自己率先垂范,你的公司就成了,不管员工是现在80、90、00,还是以后的10、20、30。
孔子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也说的是率先垂范的道理,弯的木板子压在直木板下,弯的也能变成直的。
(三)总结到此,《大学》的三纲八目就聊完了,回头一看:所谓天道,其实就是那些从小耳朵磨起老茧的普通道理。
但很多人就是不信,总以为别人的成功肯定还有别的秘密,还有自己不知道的成功心法,由此就被很多人利用了去,网上各种各样的学习群和商业、教育的新玩法就层出不穷。
什么《传习录》的学习群,想总结出王阳明的成功心法,可《传习录》是一本儒家经典,讲的都是如何成为圣人,和走捷径半毛钱关系没有;什么“轻资产创业”,这是什么?就是怎么做到什么都不用投入,或者少投入就能挣大钱的创业项目,又不投入又能挣大钱。
哪儿哪儿都是你,什么好处都是你占,哪里有这么好的事呢?什么过目不忘的”闪卡“,把孩子眼睛蒙上,把一叠卡片在孩子面前一晃就全都记住了,我真不知道那些相信这些的家长是怎么想的;......这些想四两拨千斤、弯道超车、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想法是什么?都是病,得治!知道你工作忙没时间琢磨,我辛苦点,一有时间就会聊一聊儒家经典,争取把一个问题在字以内讲清楚,这样你就能在5分钟左右读完。
东西非常多,但圣人告诫我们:学习要下“日日不断、滴水穿石”之功。
我深以为然,如果你也认可,那接下来我们就相依为伴,共同精进。
「相关文章」1、《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到底是什么意思?2、《大学》:“止于至善”不可能做到,但它为什么要存在?3、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次给你讲清楚4、对一个“知”字的独到理解,让他变成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