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和君子理想人格,也二十儒家待人处事的重要思想方法,论大即大,说小即小,它隐藏在平时、日常的细微之中,又尽显博大的精深智慧,“广大”而“精微”、至诚无息,德和天人,合外内之道,是天道与人道、仁与礼、忠恕中和的统一。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孔子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大家已经很长久地缺乏它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庸是天之德。”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的道理是诚一不二,化育万物而不可测。“至诚”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与天也参”,中庸认为至诚尽性是可以通天的,天之德就是广博、身后、光明、承载万物,作为人是天的衍生,人就应该效仿天,做到心胸广阔,厚德载物,承应天之伟大,树立远大的抱负。第二、中庸是圣人人格精神的外化。在孔子出生的年代,周天子已经不能号令天下了,天下处于“子弑父、城弑君、君臣僭越、陪臣执国命”礼崩乐坏的局面。在孔子的眼中,只有尧舜禹、商汤、文武、周公才是符合中庸之道的。推行中庸之道,就要先这些大圣人学习践行,用圣人的人格精神来熏陶自己。第三,实践中庸精神难能可贵。实践中庸精神之难,是因为人们处事不是过头就是不及,很难做到无及无不及,恰到好处。“知道者过之,愚者不及”与“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聪明者过头,愚笨者不及,贤德者过头,不贤者还不及,在孔子眼里“过”与“不及”都是不好的。可见实践中庸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从根本上说,“中庸之德”,是一种内在的心性与外在的修为的统一,既是一种人格境界,也是历代圣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诀。中庸是“天道”和“人道”的统一在《尚书·大禹谟》中舜传位禹时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一句被宋儒称作“十六字心传”,这句话的思想核心是“允执厥中”。“允”可解释为“信”“恒”或“用”,“厥“为”其“的意思,也就是人心与道心达到中和守正,精审专一,才能合外内之道,内心的修养与人之”道“中正和谐。这句话与“中庸》开篇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是统一的。天所赋予人的自然禀赋叫”性“,按照人的”性“行事就叫作”道“,以”道“的原则修养自己就得到教化。这一句为《中庸》全文的主旨,理解这一句要从“天”字开始。在中国哲学中,天具有超人格的意思。一般有四种理解:一是自然的天,与大地相对应;二是古代殷人的“帝”;三是天命,对于人自身无法回避的客观必然;四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存在,比如程朱的义理之天。冯友兰先生的理解,天至少有五种意义,一个是“物质之天”,就是指日常生活中所看见的苍苍者与地相对应的天,也就是天空。一个是“主宰之天”或“意志之天”,就是指宗教中所说有人格、有意志的“至上神”。一个是“命运之天”,就是指运气。一个是“自然之天”或”道德之天“,就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所虚构的宇宙道德法则。天命之谓性,也就是把人道赋予了“天道”的形而上学,“天”的超人格性变成了人的道德性,人之为人的“道”在“天”那里找到了根据,抛弃了天的神秘色彩,从而凸显人的主体性。“天道”是世界万物、宇宙繁衍生息的运行规律,“人道”是人之为人的道德伦理内在要求,因此在这里“天道”和“人道”得到了统一,但“天道”和“人道”统一的基础是“修道以为教“,修的是人的本性,内在的伦理道德,使自己得到教化,修身实现的途径是行”三达德“,“五达道”、推而“治国九经”达内圣而外王,实现“修齐治平”,”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就是”致中和“的境界。因此,命、性、道、教是“”天道“与”人道“的连接点。中庸是“仁”与“礼”的统一礼是各种典章制度、传统习惯、社会规范的总称。西周时周公“以德配天”,用外在的“礼”来实现对“天”的崇敬,形成发展了周礼。到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论语》说“克己复礼为仁”,爱人也是仁,杀神以成仁、孝悌都是“”爱人“的展开。“爱人”是仁的基础和根本,“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内在。礼注重对人的外在约束,而诉之于规范制度,仁立足于对人的内在道德修养,是对礼的内有超越,是对礼的不断深化和认识。但是,仁与礼出现不一致性时,为了缓和其内在的张力,孔子提出了中庸的方法。从社会政治方面看,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那就会加深对立,导致矛盾激化,造成社会危机;如果只有仁而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差等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准备的界限。这两极都是孔子所逼不希望出现的,于是他用中庸的办法,执其两端而用其中,使仁和礼相互制约,相互辅佐,从而达到一种有等级但不过分对立,有仁爱但不无去呗,亦即等级与仁爱对立和谐的统一,和大家生活安定富裕的理想状态,这便是孔子理想的小康生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