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儒家“格物致知”含义之谜
按语:〖格物致知〗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成了儒家学说的千古之谜。在当代,一般词典的解释是: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然而,以今人的观念,来解古人的意思,不一定符合经典的原意。
一、引言
〖格物致知〗是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的核心思想。宋儒朱熹取《礼记》中的《大学》和《中庸》两篇单独成书,与《论语》和《孟子》合在一起,称为《四书》,自此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更加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思想与文化。
(附《大学》原文第一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如下: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二、历代学者的探索过程
历代学者对〖格物致知〗含义的探索。
〖格物致知〗是《大学》提出的重要概念,是“修齐治平”的起点。现代学者认为:在《大学》原文中,只有第二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见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无可参照,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成为儒家思想的难解之谜。
正因为上述原因,从东汉郑玄,到唐代孔颖达、李翱,到北宋的司马光、程颢、程颐,到南宋的朱熹、陆象山,到明代王阳明,都对〖格物致知〗做出了解释,然而均是随文释义,且夹杂着个人的臆想,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支持,不一定能成立。
现代的一些专家学者,从与《大学》同时代经典的语言使用状况角度和儒家思想理念体系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给出了种种解释,依然不能令人确信。
三、个人思考
在所谓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参照原文,不难发现,除了〖格物致知〗,其他条目都能在后面的段落中找到相应的解释。再看《大学》一文,衔接自然,环环相扣,浑然天成,应该没有遗失和错简。这样,我们推测,〖格物致知〗的含义就隐藏在某一段文字里,只是没有被发现。
古人作文章习惯,一般开宗明义,最重要的话都放在文章的开篇,那么〖格物致知〗的含义是否就隐藏在《大学》的开篇,也就是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呢?
四、推论
我们再看文章第一自然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不就是在阐发〖格物致知〗的含义吗?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其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格物〗;“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是〖致知〗。
是包括“止、定、静、安、虑、得”六步功夫的一个过程。
〖致知〗是要“知所先后”,因为“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五、下定义
如果以现代汉语习惯,给〖格物〗下定义,有点困难,因为〖格物〗是包含“止、定、静、安、虑、得”六步功夫的一个过程。不过,结合中国文化习惯简约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简单说成“静虑”,因为“静虑”的词典释义“涤除杂念,静心思考,冥想妙理”与六步功夫过程高度契合。所以说,〖格物〗就是“静虑”的意思。〖致知〗就是“了知事物本末终始的先后次第”的意思。
所以,〖格物致知〗的含义就是:“由静虑而了知事物本末终始先后次第。”
比翼双飞翱翔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