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岳峰。中国青年网记者熊真摄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19日电(记者熊真)“哲学以考究真善美为务,艺术以传递真善美为归”--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西北大学特聘教授岳峰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认为,艺术是对哲学的完美演绎和运用。谈丑书现象: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书法之“法”的深刻理解书法从艺术角度来说,核心是美。从表现形式来说,不一定不整齐端庄就不美。艺术表现、艺术形式它追求的终极目标是极尽变化之能事。所谓匠心独运,佳构天成,妙造自然,妙不可言,就是要把它的变化做到极致。但变化又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艺术形式离开对比讲变化是无法实现的,如斜正相生,似奇反正,将浓遂枯,长短相形等。唐代书法家兼理论家孙过庭的《书谱》讲:“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这是讲分布,也就是讲书法字体结构、形式法的一个渐进学习规律。要在第三句话,也就是险绝与平正的度。这个“度”非常重要,正如《论语》中所说“极高明而道中庸”一样,如果一味地追求险绝便会成为无可了了的怪诞之物,失去法,失去理,也就失去艺术的根本了。“之所以出现丑书现象,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书法之‘法’的深刻理解。”岳峰表示,我们学习各种书体时,仅在风格面貌和平面构图上做文章或观照,是不能完全理解和体现书法艺术的深邃和博大的,反而会越求变化越造作,越造作越不自然,越不自然越让人看了不舒服。不仅让人觉得不赏心悦目反而有一种丑的感觉。书艺本身是严谨的、肃穆的、宁静的、技训于道的,心、身、学相互印证、相互淬炼的行为和过程。毕竟我们的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还是非常严谨的。论书法理解:书法者“妙力”也概念是对事物最本质、最主体特征的揭示和概括。“我对书法概念的认知是:书法者‘妙力’也”。岳峰谈到,何为“妙力”?妙力是通力、活力、整力也。“妙力”是通过体现虚实、轻重、动静这三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来体现书法生动性、艺术性的关键因素。“书法最本质的因素是‘力’,无力不成书”。岳峰说,没有笔力的字便没有了筋骨,没有筋骨的字就立不起来,谈不上形象,谈不上体式,更谈不上书法的意象意味。另外还有两个概念是关于“动”和“深邃”。我们经常从典籍中看见大家评论王羲之的字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梁武帝评钟繇的楷书“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历代评张旭和怀素的大草是“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等。这些词其核心都是在形容一个“动”字,中国书法最大的艺术性即体现在点画的生动上,气势、意象、意味其核心呈载点都是“动”。体现动的唯一要素就是“力”,这个“力”不是实力,是用笔产生的“妙力”。岳峰练书法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时间,从理论的角度去认知和领悟花了二十七年。这些年通过对经典碑帖的反复临习,印证总结出了:“书法里面可分为共法和个法,主法和辅助相关法”。书法有用笔法、结字法、章法、用墨法等。这些法中用笔法是主法也是核心法,而结字法、章法、用墨法、笔墨纸砚、人的性情、禀赋、阅历、学养及书写作品当下的情状等,都是因人、因时、因体不同而变化的“个法”及“辅助法”。颜、柳、欧、赵四大楷书家,虽然他们的楷书书法形式和面貌都不一样,但是我们欣赏起来依旧觉得都很美。因为它们都抓住了能体现书法艺术性的关键问题力、气、韵的“共法”用笔法,通过对用笔能力尽善、尽能、尽妙的锤炼,把个人审美、性情和阅历表现的淋漓尽致,体现了“个法”建立在“共法”的基础上,既有“共法”的本质美的内涵又有个人的特点和面貌的客观规律。所以貌虽不同而质却同美。道书法鉴赏:“雅俗共赏”便是艺术的最高境界雅是我们评价艺术的一个大标准,先给“雅”这个抽象观念做一个剖析;首先雅中包含“正”,其次是“清”,再次是“明”,最后是“静”;细分下来还有通畅、鲜活等特点和内涵等。在文艺评论中经常有“雅俗共赏”的话题,大部分人认为雅俗共赏就是通俗易懂的意思,其实不尽然。“我们对艺术最极致的追求便是‘散繁就简’”。岳峰谈到,当某项学问硏究通彻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真切、清晰、客观、明了,没有似是而非,没有含浑其辞,没有雾里看花;通彻真切明了的艺术人皆可懂得,所以“雅俗共赏”便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我们在欣赏一幅楷书作品时,若只见到了点画结字的精到,而看不见其中的气韵生动,那只能叫汉字符号。”岳峰说,在楷书欣赏中首先应注意的是,通篇气韵的流畅。在草书的欣赏方面,岳峰表示,好的草书其核心是动和静的高妙准确运用的结果,静是动的根基。草书有“惊蛇入草,飞鸟出林”之势,用笔有时骤雨旋风,但其关键是寓动于静。若无静根就是飘若无力的满纸荒唐了。书法是哲学,是中国传统哲学文化的运用和体现。需要我们从汉字的由来,中国美学思想的由来,书法的核心本质中一笔一画的潜心去体会天人合一、人字合一的博大精深。行书书论册页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