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老子、孔子一直是华人世界最红的人物。特别是孔子语录式的《论语》,在封建社会里的时代里,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要学习的礼数,是封建社会中最接地气的奇书。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中国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孔子问道老子如果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一本自然科学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奇书,它是有一定智慧的人才可以理解、运用的哲理之书。从古到今能受到世界学术界的最高尊重,并加以研究,也算是人类社会在真理面前的自我尊重。老子之说是天地人和,注重大的世界。孔子之说注重人和,社会治理之术。所以,孔子《论语》的学问也只是老子《道德经》中学问中的组成部分。什么《孟子》《大学》《中庸》和世界其它众多的奇书,也可能是老子《道德经》中某一篇章的
概述之词,不尊重老子之学就谈不上什么正统之术。电影《孔子》剧照老子的《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华圣人凭借对世界万物的理解,用博大的唯物主义及人文主义的思想,表达其天、地、人和的自然规律中,作为人在其宇宙中的生存法则,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等等的学问。《道德经》在历代社会中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全世界高端人士研究的最有学术价值的奇书。《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所作的哲学著作。在秦时《吕氏春秋·注》称为《上至经》,在汉初则直呼《老子》。自汉景帝起此书被尊为《道德经》,至唐代唐太宗自认是老子李耳之后,曾令人将《道德经》翻译为梵文。唐高宗尊称《道德经》为《上经》,唐玄宗时更尊称此经为《道德真经》。孔子的《论语》《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了儒家经典《论语》。历代《论语》的注本有三国魏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宋邢《论语正义》,朱熹《论语集注》,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等。南宋时,朱熹将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为“四书”。《论语》作为孔子及门人的言行集,内容十分广泛,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约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