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到底讲了什么我们读中庸有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有关“中庸”的话题。

为什么要讲这个,原因是有人问我:很多人都在读《中庸》,《中庸》讲的是什么,到底有什么用?

其实有讲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主要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

1、《中庸》是什么?

2、《中庸》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

3、我们现代人读《中庸》能学到什么,有意义吗?

这三个问题搞明白了,答案自然就有了!废话少说,直奔主题!

一、《中庸》是什么?谁写了《中庸》?

宋代朱熹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中庸》这本书,论述了人性、社会、政治、哲学,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庸之道。

中庸,其实是一种处世方法。这种方式融入人的行为方式,就自然成为一种道德素养;融入国家管理,则成为政治管理原则。

我们经常听“国学”以及各种理论课程中所讲的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忠恕之道,其实就是这种处事方法的理论和运用。

写《中庸》的作者是战国初年的子思。子思是谁?子思(约前~前),名伋,字子思。关于子思的生平,现存资料极少,我们只是知道他是孔子的孙子。只有在《孟子·公孙丑》中记载了他受到鲁缪(mù)公多次邀请做官优礼一事。子思潜心研究学问,对鲁缪公的邀请坚持不受。子思一辈子也没做官,他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学生求学时给他的一点见面礼,和颜回有点像,一辈子安贫守志,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这一点似乎有点迂腐,但是它一生都有自己坚定的理想和信念。

关于《中庸》是否是子思的作品,历来就有过多次争议。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肯定子思“作《中庸》”。近代多数学者根据《中庸》中的思想也认为它出自子思之手,后人曾对它作过增损和润色,但并没有失去原作的本来面目。

子思的父亲早在孔子在世时就死了,但子思却获得了经常与孔子交流的机会。孔子死后,子思又拜曾子为师,成为儒家八派中的一个代表,他将他所得真传传给了孟子,这便是《中庸》。我们现在经常说孔孟之道,要知道在孔子和孟子之间,还有曾子和子思为儒家作出的贡献。

二、《中庸》所体现的思想是什么?

“中庸”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仁”“义”“礼”“信”等几种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之一。

孔子将“中庸”解释为“中立不倚”“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到了宋代,程颐则解释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翻译成现代白话就是说: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发生,可以称之为中;喜怒哀乐的感情发生了,但都能适中且有节度,可以称之为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

“中”,的原意不是现在人想的“持中,中立”那么简单,是有点玄机的。它还指人的本心。首先人人心里都有个“礼”,是叫人的行为不要过头了、极端了,让行为变得恰当、自如,不过分,万事都要刚刚好才行。就像是要烹饪一道菜,只有火候最适中的时候才能烧好,火太大了不行,火小了也不行。所谓“庸”,就是稳定不变的东西。

一句话,中庸就是让人的内心和行为做到协调,做事情不要有过和有不及。这是《中庸》的核心思想。写出了天地和谐的自然天性,是宇宙的本来状态,而天地之间的人一旦拥有这样的和谐状态,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天地万物达到一种和谐无碍的境界,人与天地合为一体,行事自在,万物欣欣向荣,人则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南宋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这样解释中庸:“中者,就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现代也有学者提出:中庸之道,就是忠恕之道。

《中庸》还提出了“诚”的概念。人要想与天地并列,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须“至诚”。曾子也把“诚”作为达到最高理想的必要修养,子思把诚发挥到极致。只有诚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天性,才能发挥事物最大的能力,才能参与天地化育。

《中庸》不长,不到一万字,却是跟《论语》《孟子》并列的经典。说白了它主要说的就是,用中正、中和的方式做人、做事。

如果说《大学》是治世哲学,那《中庸》可称得上修身哲学。如书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说的是心诚跟明理的关系,如果理顺了,读书人可受益一辈子。所以,历史上的朱熹、顾炎武、曾国藩等人,读懂了《中庸》,才做到了至善、至诚的中庸境界。

三、现代人读《中庸》有意义吗?我们能学到什么?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表面看上去,似乎并不复杂。很多人简单地将之理解为中立、平庸、折中主义,其实并非如此。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相当深奥的“天人合一”思想,这反倒与一向反对儒家的道家思想的理论根基相同。而“中庸”的主旨在于修养人性,其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通过一种自我管理,将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有的人认为,做到中庸的人就表现得唯唯诺诺,软弱无能,像个“好好先生”。其实呢,中庸所揭示的道理,非但不是这般消极悲观的,而且还是积极乐观的。承认矛盾,重视统一,是中庸反映的道理,也是儒家思想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就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

孔子的中庸思想长时间地被人误读了。

因为儒家思想在中国两千多年来被尊为“圣学”,所以中国无论是政治、文化,还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中庸”的痕迹。古语所说的“利不百,不变法”,便是一种中庸思想之下的政治保守主义,而我们所遵循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说是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体现出来的一种中庸主义。

《中庸》里解释的不单是做人的道德准则,还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如果能沉下心来认真体会和领悟古圣先贤的经典智慧,它会成为我们终身受用的经典和“实学”。

需要注意的是,“中庸”之“中”并非是始终不变得,而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请记住,中庸是高明之道,不是折中主义!

《中庸》不仅阐述了儒家“中庸之道”,而且还是人性修养的教育理论著作;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三达德”“五达道”来教化、劝诫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改造、养成。靠智、仁、勇的“三达德”处理“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这五方面关系准则的“五达道”,最终实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强调了“择善而固执之”勤奋不懈的学习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dǔ)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fú)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种为学与顽强的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中庸之道揭示了,人生要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这样的三层理论。这三层理论是人生的大道,事业成功、生活与健康的根本理论。

最后,我想强调和解释一下的是,中庸离不开“道”这个目标,没有目标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

孔子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是最高的道德,人们一直在努力追求却很难达到的完美境界,因为中庸没有量化的标准,中庸要可以实践为好,也就是现代的接地气,另外也需要我们靠自己的内心来感悟。

讲了这么多,我想我也给出了答案!好。关于中庸这个话题,我们就讲到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87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