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探秘:《论语》一书,是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在塑造中国人文价值和人道精神上具有深刻而隽永的影响。现今,我们很多道德伦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蕴,都与之有着基因传承的关系。在增强和践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们中国人的生命意义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为何,做一名中国人意味着什么。
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结出的一个重要优秀硕果,也是华夏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古文献《诗经》的出现,既是时代生活的历史记载,又是文明发展的意识自觉。
传说,《诗经》经孔子收集整理和删减提炼而成。
诗歌,既来自生活、实践的浓缩,又反过来陶冶、愉悦生活。
诗歌,非是生活情景的复制和拍摄,而是取其精华进行艺术加工的生活情境。
《诗经》首篇的《关雎》,就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极强的一首诗歌。
“《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一文,出自《论语·八佾》。此是孔子对诗歌《关雎》一篇的评论。
这一论说,虽只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个字,但却道出了中庸之道,指明了诗歌艺术的最高意境,为后来诗歌发展起到了“开来”的价值作用和巨大影响。
诗歌《关雎》的原文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的主旨,在言后妃之德宜配君子。孔子评论的焦点,不在于诗歌的情景性、艺术性,而在于指出其中的思想价值,以及对情感表达所要把握的中庸之道。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既体现了中庸之道,又贯彻了“思无邪”价值宗旨。学者在玩其辞而审其音中,就能得以识别其性情之正。
诗歌因情感而作,又以愉悦感官而陶冶情趣为旨归。抒发情感有乐、哀之分,则诗歌有乐、哀之情趣。
“乐而不淫”,愉悦中不失情性之正。
诗歌,由欢乐而生,又以雅乐而归。情感之流弊,往往是无节制则盈而不反。“五音令人耳聋”(《老子》),就在于揭示乐淫之患。因情感而作之诗歌,若是复制现实生活之欢乐、愉悦场景,极易流入淫佚之失。
诗歌的情感之乐,若过于淫荡而失其正,必将导人心流于淫乐,而对人情之弊造成推波助澜之负效应。诗歌之乐一经失其正,助人于淫乱,则害己又害人,必然失去其感化人心的价值。乐盛而不失其正,方是诗歌乐性存在的必要前提。
“窈窕淑女”的“好逑”,是君子情感所求的自然之乐,然君子好德而不好色,乐而不荡,故为人所称道。“琴瑟友之”和“钟鼓乐之”,足见乐之高雅。
“哀而不伤”,伤感中不伤心身之适。
诗歌,由哀而生,又以不伤而归。情感之弊,往往是无节制则哀极生悲,极易导致心情消极颓废,精神萎靡不振,甚至轻生丧命。因情感而作之诗歌,若是简单复制现实生活之悲哀、伤痛场景,极易流入颓废之失。
诗歌的情感之哀,若过于伤痛而失其度,必将导人心流于消极、颓废,而对人情之弊造成落井下石之危害。哀之过,必害于和。诗歌之哀一经失其度,必导人发泄、泄愤,则害己又害人,必然丧失存在的价值必要性。哀而不失其度,方是诗歌哀性存在的必要前提。
君子在“窈窕淑女”的“求之不得”中,不能无寤寐反侧之忧,然忧虽深则不可害其和。诚求之是自然之性,求之不得也要淡然处之。毕竟,男女之事乃是互动而情投意合的机缘巧合,非是强迫任意之可得。
中和之道,乃是诗歌创作的灵魂。
就诗歌的存在价值来说,存在必是合理的,而合理的方可为真正的隽永。诗歌的合理,或是体验情感愉悦的无害,或是发挥导人“思无邪”的正能量。
坚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诗歌创作宗旨,就是既反映于真情,又超越于实感。秉承中庸之道,体现中和之度,思想与艺术的统一,方是诗歌价值的真正体现。
那种以一味追求真实、崇尚现实为借口而造成人情欲望泛滥之弊的写实创作倾向,既不知人情之正方为真情,又不懂哀乐之正方是人民所需要和喜爱的诗歌。
忘掉人的社会本性,忽视人与人之间相互节制的情感伦理,舍弃哀乐情感上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情感泛滥写实主义者的内心龌龊所在。
孔子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主张,既在于承认和认可情感对于人生的价值体验,又在于清醒认识人情之流弊,旨在节制情感而回归人性之真情。
孔子的思想主张,对现实的诗歌创作,也有正本清源的价值启迪意义。
诗歌的最高意境是:艺术性必以思想性为前提,思想性并非损害艺术性,而旨在不使泛艺术性损害人的性情之正。
中华文明五千年,历经沧桑而绵延不绝,已充分证明中华传统文化的顽强生命力,和迎接各种挑战的开拓能力。这一文化内涵,既本自“学·思·观”的探求真理而来,又呈现着“学·思·观”的理性自觉和开放思维。让我们齐心协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时代洪流之中,为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冷静的思考,清醒的应对,果敢的斗争,无愧的付出。坚信“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一定能够实现伟大复兴。
欢迎评论交流探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版权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