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解读系列第二十篇明明德亲民至于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http://ask.bdfyy999.com/

哀公问政

因本篇篇幅较长,因此不再原文与解释分别排版,直接放在一起解释。原文用红字,释意用黑字。

Part1文意解释

哀公问政。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学问。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孔子说:文王和武王的政治策略,虽然都在记录在竹简的典籍之上。文王和武王在时,他们的政策和主张能够施行,他们不在之后,这些策略和主张也就慢慢地废弃了。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人道”的好坏,体现在政务的效率和国家治理上;“地道”的好坏,体现在是否能滋养万物。而为政者,就要像蜾蠃一样,为子民无私奉献(《诗经》记载蜾蠃纯雄无雌,无法繁殖后代,需要把螟蛉幼子抱回巢穴教化,时间长了螟蛉就真的像蜾蠃一样,实际后证实,蜾蠃有雌有雄,带回螟蛉是作为蜾赢幼子的食物,这里只是一种比喻)。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所以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才,选择人才的关键要看其自身的素质,而提高自身素质的的方法必须符合中庸之道,而获得中庸之道的方法就是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所谓仁,就是人生来所具备的悟性,是本性自足的根源,以对待亲属的仁爱为最鲜明的表现。所谓义,是与仁相适宜的表现,也可以说是仁的外在表现,以世人所推崇仁德为最鲜明的表现。对亲人的亲近区分差别,为才能的大小划分等级,礼仪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就算是这个世界最低级的问题,如果不能站在中庸之道的角度去理解,也是不能透彻了解的,何况治理国家,因此不理解仁义的根本观点,百姓是无法得到好的治理的。

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所以要想成为君子的人,要像理解道,获乎上位,就必须要修身。想要修身,就必须从侍奉双亲开始。而要想做好侍奉双亲,就必须要了解人道和人性。要了解人道又必须了解天道。万物一体,天道阴阳,人道仁义,地道柔刚,道理都是一样的,一叶知秋,可见一斑,想要做好事亲是和掌握天道的运行规律一样的,因此事亲以修身。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天下公认可以在五种关系中修身悟道,而能够通过这五种方式修身悟道的关键需要具备三个要素,修道五种方式分别为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种关系,在这五种关系中修身悟道。修身悟道者需要具备三个关键因素,就是智慧、仁德和勇气。这是践行道的关键。

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修身、事亲、知人、知天是一回事,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五种关系中修身悟道,都是一样的,世界同构,万物一体,一叶知秋,通过一种方式坚持修行,就可以达到开悟的状态。或是生来就是智慧的,或者是因为学习而产生智慧,又或者是因为要在困难中解脱而产生了智慧。但是无论哪种关系中修行,对于到达智慧的最终结果,是一样的,万物一体,递归于道。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所以,孔子说,按照上面说的方法,只要爱好学习圣人之道就已经接近智慧了,努力去践行圣人之道就已经接近仁德,知道违反圣人之道是羞耻就已经近乎勇敢,明白这三个道理,就知道如何修身。知道如何修身,自然就知道如何去治理人民,知道如何治理人民,就知道了如何治理国家。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治理天下国家有九部经典,分别是,修身养性、尊重贤德、侍奉双亲、尊敬大臣、体恤群臣、爱护百姓、兴旺百业、怀柔远人、招抚诸侯等。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按照圣人之道就修身,则可以悟道;尊重贤德以贤德为榜样,则没有疑惑;侍奉双亲、爱护兄弟则父母、兄弟没有怨恨;尊敬大臣,则政治清明不会产生混乱;体恤群臣,则群臣回报更重;爱护百姓受到鼓舞,勤勉努力;兴旺百业,则财政充足;怀柔远方的人,则各方都来归顺;招抚诸侯,则天下都会对你产生敬畏。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齐(斋)明盛服,本意内在平静自然,而外在肃穆端庄,这里引申为内在懂得道,外在推行德,所谓道德也。明白了道的本质,按照道去做,一切有违道礼法的事情绝对不做,这是修身的方法。祛除一切虚妄杂念,轻物质而重精神修养,这是而鼓励大家做贤德的方法。给予亲亲者相应的位置,提高亲亲者的待遇,重视他们的意识和观点,这是劝勉大家要亲近自己的亲属的方法。给予官员相应的位置和使命,这是激励大臣的方法。

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廪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对待士要讲究忠信,并以厚禄供养他们,这才是劝勉士为国效力的方法。役使百姓要适时,赋税征收要减轻,这才是劝勉百姓努力从事生产的好方法。天天省视工匠的工作情况,月月考查他们的技术本领,发给他们的粮米薪资要与他们的工效相称,这才是劝勉各种工匠努力工作的好方法;对于远方的客人,要盛情相迎,热情相送,对其中有善行的人要给予嘉奖,对其中能力薄弱的人要给予同情,这才是招徕远方来客的好方法。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承续中断的家庭世系,复兴没落的国家,整治混乱,解救危难,这些诸侯定期朝见时,赠礼丰厚,纳贡微薄,这是安抚诸侯的方法。尽管治理天下国家共有这九条准则,但实行它们的道理是相同的。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一切事物,提前谋划则能够成功,不提前谋划,就容易荒废。说话之前要斟酌确定,就不会出现麻烦,做事前提前做好谋划确定,就不容易陷入困局。付诸行动前做好谋划,则不会后悔。在付诸行动前,弄清事物运行的规律,在实际行动过程中,就不会缺乏办法。这也是前面说的,再小的事情,也要总整体世界观念去理解,否则不可能治理好国家。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天道一级别的道,不能指导同一级别志同道合之事的,不算是高一级别的道。志同道合的道,不能指导孝道,也不算是志同道合一级别的道理,道一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事合理,不必思索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要广愽地学习,要详细地询问,要慎重地思考,要清晰地辨别,要忠实地贯彻。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要么就不学,学了没有学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问,问了还不明白就不中止。要么就不思考,思考了没有收获就不终止。要么就不辨别,辨别了不清楚就不中止。要么就不实行,实行了不到忠实程度就中止。别人一次能做到的,我用百倍的功夫,别人十次能做到的,我用千倍的功夫。如果真能这样做,即使愚笨也会变得聪明,即使柔弱也会变得刚强。

Part02闲聊几句

这篇啰嗦了这么多,实际上没什么有价值的语言。因为篇幅太长,所以也没有字斟句酌,如果有什么不妥之处,还请各位见谅。

这一篇讲的都是术,道涉及的很少,道是本质,术只不过是道的表现,几千年前的术很难适应几千年后的世界,但是道是恒古不变的,只有获乎上有道,才能指导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