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同济大学教授刘强的新著《四书通讲》,扑面而来的是一个大写的“道”字。从为学、修身到孝悌、忠恕,从仁爱、义权到诚敬、正直,从中庸、治平、齐家到教育、交友,每一讲都不离一个“道”字。似乎正应了《中庸》开篇的那句话:“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全书所讲的道理可简述如下:人生于世,先要为学;为学又须修身,修身即为学;修身必从爱始,故当行孝悌;走出家门进入社会,则当遵循忠恕、仁爱之道,如此则交友、为师皆能胜任愉快。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懂得义权之道,获得智慧;有了智慧才能诚敬以知天,正直以待人,确立价值和信仰,成为文质彬彬、仁智兼有之君子;成为君子才能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境界;而中庸的境界,其实也就是《大学》开篇所说的“止于至善”。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说:“‘四书’所建构的,是一个立足于‘人道’去体察‘天道’,并致力于将‘天道’下贯于‘人道’,再以‘人道’去承载‘天道’的精神‘道场’和思想世界。”就此而言,真正的“止于至善”,也就是“天人合一”。因此,对“四书”的义理做古典体贴和现代阐释,发掘蕴藏在古书中的“道脉”,并“激活”沉睡百年的“道体”,就成了本书的命意所在。
作者提炼出13个日用常行之“人道”,并用这“人道”去体贴、贯通“四书”文本中蕴藏的形上之“天道”。作者对每一个“道”的诠释又能贯穿古今,会通中西,胜义纷呈,令人耳目一新。如“忠恕之道”一讲,在多方面挖掘“忠恕”现代价值的基础上,指出忠恕对个人修身和公民社会的养成富有积极意义,尤其是推己及人的“恕道”原则,体现的正是中国人基于同理心和悲悯心的一种“平等观”。而在讲“亲亲互隐”时,竟与现代法理的“沉默权”相联系,对“大义灭亲”说直陈弊端,读罢大呼过瘾。
此书的自序还有个别致的题目“道的窄门”,而尾声部分的题目则是“道脉永传”。两篇长文前后呼应,相得益彰。作者对“道”的要点做了如下归纳,堪称对“道”之一字的精彩发掘:首先,“道”之为物,虽有形上精微之特点,也并非不可“见而知之”和“闻而知之”;其次,因为“道”是可以“闻见与知”的,那么,就一定可以通过“人”来“传”;再次,也是本书最想证明的一点,就是道不仅可得而传,而且可得而“行”。
儒学之所以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学问,就在于它将形而上的天道下贯并涵化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道”虽抽象渺远,但行道、达道的路却在我们脚下。“四书”虽有“人道”“天道”之别,但绝无“人道”“天道”之分。本书正是通过阐释13个日用常行之“人道”的内涵外延、价值意义与具体路径,体贴内蕴于其中的道之所以然,故而其诠释既切近“人道”,使“天道”可达;又深研“天道”,使“人道”有所归依。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以前对此深信不疑。但读完《四书通讲》我想说的却是,“道可道,亦常道”。
(作者系江苏大学中文系研究生)
《中国教师报》年08月25日第16版
作者:惠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