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说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
天汉元年,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匈奴单于却找出种种理由将其扣留不肯放还,并多次威逼利诱意图使其归降。但苏武坚贞不屈,单于便把他幽禁在地窖里,不给饮食。过了几天,以为苏武饿死了,可他却靠着吃雪和吞噬毡毛而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他是神。单于又把他放到了荒无人烟的北海,让他将一群公羊放牧到产下羊崽才能回去。没有口粮,苏武靠吃野鼠和草籽充饥。手持汉节,日夜不离。直到过了十九年,汉朝与匈奴交好,须发斑白的苏武才得以回到长安。这个故事我们并不陌生,我们被苏武的气节所深深感染,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苏武持节。
苏武出发时是持节而去,牧羊时更是节不离手,这个节究竟是什么呢?节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是朝廷传达命令、调兵遣将以及其他征调派遣事务的凭证,根据不同用途,有金、铜、玉、木、角等多种材质。到了汉代,使臣所持的节由皇帝授予,是国家的象征,朝廷派往匈奴的使者、派往分封各地诸侯王的使者,都需要持节,代表着律法和权利。因此有了“使节”这个称谓,汉节也逐渐确定下来。汉节以竹为主,我们都知道,竹子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君子,它在中国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竹有节、腹中空、即使弯曲也不折断,意为有气节、谦虚、刚直不阿、浩然正气。所以,苏武纵然远离故土、饥寒交迫也必要节不离手,即便迫使他让公羊产下羊崽过了十九年非人的生活,返回汉都时早已是节旄尽落,只剩下了一根光秃秃的竹竿,他也依然靠着这个“节”撑了下来。无独有偶,在张骞出使西域时,也被扣在了匈奴十余年,他也是“持汉节不失”。
中华文明积淀至今,节对中国人十分重要,流传下来的关于节的成语,高风亮节、砥节励行、大节不夺、蹈节死义、松筠之节等等,都是在表达这种坚贞不屈的节操。但节在中国并不仅仅是大义凛然的气节,还有其他的含义。譬如开源节流、节衣缩食,这里的节就表示一种约束。中国人讲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任意妄为,没有了节制将后患无穷。还有我们常说的进退有节,节在这里就是尺度的意思。传统式中国人做人讲求的是外圆内方,无论在朝在野,都要懂得过犹不及的道理,处于一个中庸的位置才是长远之计。还有一个颇具贬义的词语叫做繁文缛节,它虽然说的是一些琐碎的、不必要的环节,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人在礼节上的讲究。在一些祭祀、庆典、会客等活动中,古代比现在的程序要多得多。就像《红楼梦》中的秦可卿,卧病在床时穿的自然不那么讲究,但请大夫、有人来探望,一天就要换五次衣服,不得不说,在礼节上古人比现在人更讲究。
其实我们一直都活在“节”的影响下,气节、礼节、节制,填充了中国人的精神层面与道德层面。
简介:吴琼,女,年生于吉林省蛟河市,毕业于牡丹江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校期间与学友创办文学社,并出版报纸《镜泊学魂》,自年起开始在《蛟河市作文报》上发表散文、诗歌,吉林市诗词学会会员,现就职于蛟河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