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读林语堂我以自我矛盾为乐

在国际文坛,他如一颗永不陨落的明星,璀璨耀眼,光芒四射!在中国学界,他曾经长期沉寂落寞。他是谁?他就是人称“幽默大师”,自诩“一团矛盾”“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林语堂。

少年时期

学校里常年第二名的高才生

林语堂的出身充满传奇色彩,与中国大多数文豪相比,他既非书香门第的后裔,也非官宦家族的公子少爷。他只是闽南漳州坂仔村里的一个山里娃,父亲是位基督教牧师。

林家有9个孩子,林语堂排行第5。虽然穷,但是林父深知教育的重要,自小就给他们读《诗经》,寄望子女们未来有一番成就。由于林父相对比较西化,林家的孩子从小就不蓄发留辫,中西合璧的家教,也造就日后林语堂的“两脚踏东西文化”。

17岁时,林语堂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初露不凡才华。大学期间,林语堂更是成为了圣约翰大学鼎鼎有名的“高才生”。

为什么说他鼎鼎有名呢?这是因为林语堂在考试中常年保持第二名。其实只要稍微再花一点工夫他是有把握去争取第一名的,但他不愿意。原因很简单,林语堂向来对课堂学习不大认真,觉得太容易了,无须花费力气,这是其一;其次是林语堂有一条座右铭:凡做什么事都不愿居第一。所以,无论在哪一所学校,每逢考试来临,别的学生正在挑灯苦读时,他总是在逍遥自在地游荡。

那时候的苏州河虽然说不上清澈见底,却也是个鱼虾藏身之地。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们常来此以垂钓为乐,还可以捕捉到鳗鱼、鲫鱼和其他小鱼。但到考试前夕,平时热闹的河湾顿时变得冷冷清清,因为学生们要为高分而拼搏,哪里顾得上钓鱼。然而,就在河湾最冷清的那几天里,常常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学生逍遥自在地悠然垂钓。由于竞争者减少,钓到鱼的机会相对增多,所以每天都能满载而归,这个学生就是林语堂。

一次,临考前一天,一位同学被林语堂在河边的“丰收”所诱惑,决定跟林语堂一起去钓鱼。晚上,那位同学高高兴兴地检点着自己的战利品,而在次日的考试中,这个胜利的钓鱼者在考场上却以失败而告终。可是,同去钓鱼的林语堂仍然考出了高分。看来,林语堂的学习方法只适合他自己,可以羡慕,却难以模仿。

青年时期

在友谊和志趣之间,毅然选择志趣,投身《语丝》“阵营”

年夏,林语堂结束了他的留学生活。同年9月,年仅28岁的林语堂经胡适引荐,被破格聘任为北京大学教授。那时新文化阵线的分化和分裂已经完全公开化。北大文科教授明显地形成两派:一派以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者鲁迅和他的弟弟周作人为首;另一派则以首先高举“文学革命”义旗的胡适为领袖。

按说林语堂与胡适有着一种天然的文化联系——通过胡适的引荐,才就职于北大,与胡适又是好朋友兼同事关系,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林语堂参加胡适派是合乎逻辑的。可是,出人意料,林语堂似乎没第一时间投身胡适派,因为他喜欢上了“放逸”的周氏兄弟。若以个人友谊而言,林语堂与胡适自然更深一筹。但私交友谊是一回事,个人趣味爱好又是一回事,林语堂纠结要不要因为感恩胡适而牺牲了自己的个性。

年底,《语丝》和《现代评论》先后问世,新文化阵营里的分化进一步加剧,北大教授们形成了壁垒分明的两派即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林语堂面临着友谊和志趣之间的选择。纠结过后他选择顺从自己的内心,站到了胡适派的对立面,成了周氏兄弟的忠实盟友。后来回想起来,连林语堂自己也对这一选择感到奇怪。说怪也不怪,这是因为周氏兄弟提倡随意而谈、无所顾忌的文风,与天性放逸的林语堂喜欢自由自在的愿望不谋而合。这样,林语堂成了语丝派的精英。

在《语丝》的摇篮里,林语堂从周氏兄弟等作家那里获得了丰富的艺术营养。由于他能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在短短一两年内,异军突起,成为语丝派中一位可畏的“后生”。

人到中年

著书立说“两脚踏中西文化”,向世界解说中国

年夏天,林语堂受美国出版家好友赛珍珠之邀,开始构思《吾国与吾民》,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夏天的辛勤耕耘,作品终于完成。年9月,《吾国与吾民》在美国出版,一炮打响。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第一本用英语写作的书,他越过了语言的障碍,使外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为那时的美国读者对中国人的认识极其肤浅,他们只知道华人的家乡在遥远的东方,仅此而已。对于中国文化,他们知道的更是少得可怜。中国和中国人对他们来说是神秘的,他们怀着好奇的心理急切地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吾国与吾民》问世后的社会效果,是林语堂没有预料到的。出版后四个月内,就印了七版,排在当年美国畅销书榜首。一本中国人的著作,能列入十大名著之一,这在西方世界是破天荒的事。林语堂在美国一举成名。

紧接着,林语堂又出版了《生活的艺术》一书。不出所料,这本书很快成了畅销书。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是工业文明时期,经济发展很快。经济发展快了,人的精神生活就容易贫乏,人也容易沦为机器的奴隶。林语堂在这部书里,用极有中国文化内涵的“雪可赏、雨可听、风可吟、月可弄”等东方人的人生哲理、生活情趣对比节奏飞快的西方生活。他熟悉外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像话家常一样的告诉西方人东方人是怎么生活的,向世界娓娓道出了一个可供仿效的完美生活方式的范本,展现出中国人的诗样人生。

随着这本书的出版,在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读者中,形成了一股“林语堂热”,出现了一批“林语堂迷”,他们把林氏著作当成生活指南和“枕上书”。自发行以来,《生活的艺术》在美国重印40版以上,并被译成法、德、意、丹麦等十几种不同版本,三四十年经久不衰,《生活的艺术》确定了林语堂在国际文坛的地位。

晚年

坦白地把自己的弱点和矛盾,公布于世,自称是“一团矛盾”

年,年近八十的林语堂写下他人生的最后一本自传《八十自叙》。《八十自叙》与那些自我吹嘘的自传截然不同,林语堂没有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面孔来炫耀自己的“丰功伟绩”,而是坦白地把自己的弱点和矛盾,公布于世。第一章“一团矛盾”的开头,林语堂用闲谈的笔调说出了开卷之言:有一次,几个朋友问他:“林语堂,你是谁?”他回答说:“我也不知道他是谁,只有上帝知道。”又有一次,他说:“我只是一团矛盾而已,但是我以自我矛盾为乐。”

他专心致力于文学,可是他总以为大学一年级时不读科学是一项错误。他喜欢出奇制胜飘逸的文章、富有幻想力的作家,也喜欢论世文章,具有实用主义常识的作者。

他一方面提倡“闲适笔调”要求作者先有深远之心境,带一点我佛慈悲的念头,这样文章“火气”就不会太盛,而自己的作品,经常火药味十足。他主张要区别幽默和讽刺,常有贬低讽刺抬高幽默的倾向。但实际上,自己经常是幽默和讽刺有机结合的典范。又如,他时而以老庄之徒自诩,宣传“出世”,时而以孔孟的中庸主义自命。而实际上正像唐弢所说:

从林语堂身上找不出一点中庸主义的东西。他有正义感,比一切文人更强烈的正义感。

林语堂身上的众多“矛盾”就是中西文化碰撞过程中所迸发出来的星星火花,正是这星星火花铸炼了他的东西互补的文化观。他从不掩盖自己的矛盾,反而宣称,“我以自我矛盾为乐”,并撰文著书,把这些“矛盾”公开地告白于世。

从时代意义上来说,林语堂的“一团矛盾”忠实地记录了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其觉醒过程中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曲折性,是一代知识分子所特有的心理历程。因此,这“一团矛盾”,不仅仅是属于林语堂个人的,它同时也是属于那个时代。

在《八十自叙》出版两年后,林语堂带着他的一团矛盾,走完了精彩且传奇的一生。

本文综合整理自《飞扬与落寞:林语堂的才情人生》、搜狐网,图片来自:《飞扬与落寞:林语堂的才情人生》、百度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3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