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过犹不及”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中庸之道”。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注解说,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苛难,故常过于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孔子教育学生要行中庸之道,认为过度与不足同样不好。
我们中国人讲中庸之道,经常在小时候被错误地理解,以为就是“六十分万岁”,就是差不多,别太追求更高分了。其实不是,中庸之道绝对不是凑合,中庸之道是一个极致,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度。那这个度到底是多少呢?我们该如何按照这个度做呢?这就是不是简单的事了,如果世界上所有的事都能明确步骤了,告诉对方一干嘛二干嘛了,生活也就无趣了。生活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们要无限趋近于那个合适的点,这就是修炼的过程。
但是,如果一个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他意识不到过犹不及,他不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个行为到底是"过"还是"不及",他总觉得自己是对的,缺少反思能力,缺少对自我行为的反观。这时候,他就不可能收敛于那个合适的点,他会朝着一个方向越走越偏。这个就是孔子在《论语》当中给大家的建议,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建立批判性的反思能力。
《思辨与立场》说如果你在生活当中还有烦恼,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方式错了。那核心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反思的对象应该是我们自身,当我们不断地反思自身的时候,我们的行为才会越来越趋近于那个合适的点。而如果我们整天反思的都是看别人不对,然后都觉得自己特别好,我这个人都没啥问题,我最大的问题就是人缘太好——整天做这样的自我标榜和总结,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要么"过",要么"不及"。你会失去切近于中庸之道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