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优秀学员:穆国庆楷书8班笔法第5单元测评作业圣手书法课堂学习班秉承现代书法教学理念,采用线上视频教学指导+线下系统规范训练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专业书法学习上的层层门槛,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开拓了一条切实而高效的书法学习之路。现开设有以下学习班,可任选一种报名:颜真卿《颜勤礼碑》《多宝塔》、欧阳询《九成宫碑》《皇甫诞碑》、柳公权《玄秘塔碑》、赵孟《胆巴碑》《千字文》、王羲之《乐毅论》。因为热爱,所以相遇分享/展示/记录优秀学员穆国庆笔法第5单元测评作业展示理论答题1.我对藏锋和回锋的理解运用提到藏锋与回峰,我就想到了吴老师在视频中所讲的内容,那么,什么是藏锋、回锋呢?藏锋就是把笔锋隐藏起来,反之把笔锋显露出来就成了露峰。藏锋包括起笔的藏锋与收笔的回峰。露峰在颜体中收笔的时候比较常见,例如:撇捺,悬针竖都是用的露峰。那么,书法笔法中为什么要藏锋、露峰、回峰呢,它有哪些意义与作用呢,为什么许多伟大的书法家都推崇这种笔法呢,要探究这些,就要从中国的文化说起。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的,中国的传统文化深受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学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受儒家文化影响最深,儒家的中庸之道在文艺美学范畴体现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中庸文化讲究做人做事要低调含蓄,古代知识分子在追求儒家文化最高境界的时候潜移默化地把这种低调含蓄的“中和”思想加入到了中国书法艺术之中,中国书法艺术讲究含蓄浑厚圆润之美,而书法中的藏锋与中锋就能很好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要求,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书法艺术内在的一种联系。我觉得从艺术审美的观点来看,运用藏锋、回锋还能表现字的力量感,“藏头护尾,力在字中”,藏头就是起笔,护尾就是回峰。我们通过笔法的技巧,使笔画有了力量感,这种力量感在笔画上体现出来,让我们通过这种静止的字形领略到笔者的思想情感,当我们通过字来感受笔者的思想情感的时候,这种字就有了生命力,就有了艺术性,这就是藏锋、回锋的功劳。如果笔力软弱,书法艺术美就无法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挥。我对藏锋和回峰笔法的理解,其实就是对吴老师视频所讲内容的转述,还不够全面。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加强藏锋和回锋的笔法技巧的训练与实践,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写出有韵味的字来。2.我对中锋用笔的理解与运用“中锋”用笔,就是书写时,笔尖在笔画中间运行的一种用笔方式。从线条的审美来看,中锋用笔有三个特征,一是立体,二是圆润,三是含蓄。东汉蔡邕《九势》提出中锋的概念,所谓中锋就是笔芯藏在点画中行。笔芯就是笔尖,在笔画中行就是在笔画的中间行走,我们要注意其中关键的字就是“藏”,告诉了我们两个信息,我们在用笔的时候我们的中锋是主导地位,它是经常的长期的在笔画的中间,但是也不是一直用中锋,也会用到侧峰。侧峰最早是在永字八法中,永第一笔就是点,点为侧,很多书法理论家对这个现象做了一个解读,大致的意思是笔锋侧下去向右取势,使我们的笔画取险,求变取势。侧峰与中锋追求是不一样的,中锋为骨架,侧峰为姿,二者互为一体不可分割。在一笔之中侧峰与中锋互为结合而且侧在前,中在后,例如写一横,一笔下去就是侧峰然后调笔中锋行笔最后侧峰一个点回峰收笔。中锋追求的就是正稳统,侧峰追求的是险势变,我们应该从笔笔中峰这个误区中走出来,中锋为主,侧峰为辅,中锋与侧峰互为转换,融为一体。我们就能按照这种传统的理论“正以立骨,偏以取姿”,很好的使中锋与侧峰结合起来使用,使我们的线条产生一种丰富又有变化的美感。书法中和之美根植于儒家文化的中庸之道。中庸是一种最高的道德,即用中为常道。中庸的对立面是“过”和“不及”。这种审美理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书者的要求,二是对书法的要求,对书者的要求就是学书者欲学书先修身,只有“心正”才能达到“笔正”,“书品即人品”甚至重人品甚于重书艺,这样迫使学者在学书的时候必须重视道德修养。平常为人处事的时候推崇稳重厚重,低调行事,做事不可太张扬。其次,是对书法的要求,对书法的要求就是“用笔“的时候不要太肥,“肥则形浊,又不宜太瘦,瘦得形枯,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不欲深藏圭角,藏则体不精神”;中国书法对书,对人的要求反应在书法作品中就是中和之美。中和之美理想境界的典范当属王羲之书法作品《兰亭序》,作品表现出的那种平和自然,含蓄委婉刚柔相济,尽善尽美的神韵一直是后人学习的楷模。中和之美也就成为判断书法作品成功与否的标准了,当然了也是书法作品的最佳境界。我认为无论是谁,只要掌握中锋用笔的技巧,并能灵活运用,必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