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一语,出自“初唐四杰”之首的少年才子王勃笔下。后人常借“人杰地灵”来赞美一个地方;有时人们也会反过来用,说成“地灵人杰”。前者重在人,指有杰出人物降生或到过,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后者重在地,谓山川秀美之处有灵气,能孕育出杰出的人才。
山水养育人物,人物使山水生色,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腾冲就是这样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借此说说这方山水这方人。
腾冲人民崇文尚教,敢为人先,走出国门,接纳新思想、新知识,将传统的中华文化精髓与外来文化相通融,是文化的交融之地。
腾冲这个“极边第一城”的政治、军事、经济重镇博得了“文献之邦”的美名。同时,也形成了一个光芒四射的腾越文化圈,百年来滋润和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腾越儿女,独具少数民族特色的古镇,古村落,刻有文澜壮阔、文治光昌的古牌坊…无疑不在展示着腾冲以多民族汉文化为主导的生活模式。
01
此地极边陲
士气民风不亚中原
早在汉唐时代,中原文明就在腾冲生根发芽。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屯边制度的推行,吴楚川赣籍军民大量进入腾冲,明代著名学问家、教育家吴璋、吴宗尧,将王阳明的“心学”、湛若水的“湛派理学”带入腾越境内,并创建了“来凤书院”、“凤山书馆”,弘扬理学,教化世人…
清宣统二年(年),李根源先生还为吴璋、吴宗尧两位先贤立碑,倡导建造“二吴先生祠”,题写对联作为纪念缅怀。更有清光绪五年(年),出任腾越厅同知的陈宗海,在修复腾冲文庙明伦堂撰写的楹联“此地极边陲,何期士气民风,不亚中原人物。历朝多俊彦,且看桃娇李艳,皆含大造生机。”对腾冲文教昌隆、地灵人杰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赞扬。
江南是我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读书风气之盛甲于天下,读书人之多也甲于天下,清代全国出进士最多的五个府也都集中在江南,而来自江南的陈宗海竟感叹腾冲“士气民风,不亚中原”,后学弟子“皆含大造生机”,由此可知腾冲的文治教化,已非朝夕之功。
02
和顺图书馆
和顺文化的摇篮
易经有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每一处土壤,因为先天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等因素的不同,会生长出来不同的文化基因。
建于年的和顺图书馆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不仅在于藏书10万册,还在于拥有三位著名大学校长的题词:北大校长胡适题写“和顺图书馆”、中法大学校长李石曾题写“文化之津”、云南大学校长熊庆来题写“民智泉源”。更在于图书馆前身为寸仲猷、李清园、贾铸生等先生和一些国内有志青年共同组建的一家书报社,民国时期可兑换外币的邮政代办所历史。
曾任和顺图书馆第5任馆长的寸茂鸿形容和顺图书馆是和顺文化的摇篮。图书馆已有近90年的历史,在腾冲这片安静祥和的天地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或是村中百姓,又或是家中妇女,都享受了和顺图书馆的滋养。
03
文笔塔
文运昌隆的象征
文笔塔又名凤岭塔,位于腾冲市区内的来凤山上,因其正对文庙的中轴线,塔身如笔,泮池如砚,遥映着状元桥、砚乔等汉文化元素建筑,被命名为“文笔塔”。
抗日战争时期,文笔塔所在的来凤山,是腾冲城南的制高点,同时也是日军最重要的外围防御阵地。在远征军两个师的兵力和盟军空军的配合中,我军终于夺取了日军来凤山阵地,古塔却倒在了连绵炮火中。(旧塔始建于清道光七年(年)塔,毁于抗日战争时期(年),后经腾冲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90年代在旧塔遗址重建。)
走进文笔塔,感受腾冲这本“遗落边地的汉书”中,一代代腾冲人书写的灿烂辉煌。
04
腾冲文庙
岁月深处的文化圣殿
当丝绸之路的马蹄声哒哒哒哒地响起,腾冲这块神奇美丽的土地,就成了一部文化史。数百年的耕读传家,让腾越大地弥漫着浓浓的书香味,晴耕雨读的朴素生活传承着华夏数千年的文明。
腾冲文庙是腾冲最有代表性的文化标志性建筑之一,亦称学宫、黉学,位于明清时代城区内南端,是怒江以西唯一保存较为完好的学宫,且为腾冲城内遗留下的唯一的古建筑群,对研究中原文化在祖国西南边陲的传播,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价值。
腾冲文庙的屹立、腾冲文化精神的传承,就像无声的细雨浸润着大地,滋养着一群热爱阅读的腾冲儿女。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先祖走过的土地上,拾掇一路的文明,完成了一次次对生命的叩问。
05
绮罗文昌宫
文化的脉动
在腾冲,除了和顺古镇最能代表儒家和侨乡融合的腾冲文化的代表,绮罗村当之无愧,而最能体现这种文化的物质固化,当属绮罗村的文昌宫。
就像前文提到,如果说和顺图书馆是和顺文化的摇篮,那么文昌宫就是和顺教育的发祥地。
“文昌”意指文昌宫六星,或特指其第四星,总之是古人认为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寄托着书生学子对知识改变命运的不懈追求,也寄托着一个地方希望能为国举才的笃定愿望,这是“文昌”二字赋予的荣耀和使命。
绮罗文昌宫地处腾冲城南4公里处下绮罗村风景如画的绮罗河畔,明万历三十七年(年)乡人段尧俞倡建,清乾隆五至九年(-年)扩建,咸丰元年(年)重建,是现存不多的明清木结构建筑精品,融合了儒、道两家的建筑风格,也传承了入世而又独立的独特气质。
重教崇文的腾冲,不仅有怒江以西最大的文庙——黉学宫,文笔塔下朝向文庙的腾冲市一中,更在保山各大高校中一枝独秀。就在9月3日,央视新闻才报道了曾就读于腾冲一中初三年级的14岁学生李宣佑,作为全国68名,云南省唯一一名被清华大学数学领军计划(求真书院)录取的消息。
文明淳朴、团结和谐的优秀民风民俗,以及尊崇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信义和平的儒家中庸之道,被腾冲人民奉行于日常。正如腾冲市政协原主席方宇正所说:“文化成就了腾冲,丝路文化、地质文化、抗战文化、生态文化、翡翠文化和乡村文化融合共生,是腾冲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成为推动腾冲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思路。”
来源:融创腾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