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佩彰

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镇原·杨佩彰

每一种文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独具特征的基本精神,这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区别所在。而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地域精神,它是一个地方人与自然俯仰呼吸的思想精华,是世代百姓为生存繁衍搏击奋斗而形成的性格特征,是一个地方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负重前行的动力源泉。镇原有特殊的人文环境、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特殊的历史空间,镇原各民族在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中,不断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逐步形成了质朴、勤俭、宽厚、包容、忍耐的个性和气质。镇原文化不仅源远流长,多姿多彩,而且形成了内涵丰富的基本精神。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曾经指出:

还必须注意到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精神形态上的特点。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1)

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镇原各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是镇原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内在动力,也是推动和指导镇原人社会实践的基本思想,亦即世界观和人生观。美国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在她的《文化模式》一书中提出一个著名的论点,就是“文化是人格的无限扩展。”文化之独特个性、文化体系之特殊价值素质,构成了通常意义上的“文化精神”。它隐含在人的心灵里,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并发挥着作用。其所具有的心灵姿势和生命律动,只能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自己的影像投射到具体的物质形式上。无疑,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镇原各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和指导几千年镇原文化发展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作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曾在镇原社会历史的不断推进中、在镇原各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中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对镇原文化的交融、吸收、更新、繁荣产生过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镇原文化基本精神的概括

从镇原文化的历史和影响范围来看,它尽管有一个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但除了一些特定的、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内容外,它很难说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体系。它经常吸收外来文化的长处,并努力融入中国文化的巨系统之中,仅在某些方面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镇原文化不断地演进、成熟和发展,除了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外,还有一定的思想基础。这种思想基础,可以说是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

那么,什么是精神呢?张岱年说:

精神本是对形体而言,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对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2)

也就是说,精神是事物发展运动的内在动力。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文化的基本精神。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领会,对广大人民起熏陶、教育、塑造作用;二是具有激励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镇原文化是镇原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它依赖于中国文化的传播而不断地演进和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镇原人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因此,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指镇原传统文化中那些长期受到人们尊崇并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的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它们起到了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成为镇原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镇原特殊的历史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赋予了镇原文化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魅力独具的鲜明风格。它既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繁荣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此,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

张岱年说过,以人为本是相对于宗教家以神为本而言的,可以称为人本思想。在历史上,孔子虽然承认天命,但怀疑鬼神。他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3)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提高道德觉悟,而不必求助于鬼神。他还认为应该重视生的问题,而不必考虑死后的问题。《论语》记载: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4)

孔子更不赞成祈祷。《论语》载: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5)

孔子对鬼神采取存疑的态度,既不否认,也不肯定,但认为应该努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而不必向鬼神祈祷。孔子的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可以说是非常深刻的。

应该说,在古书中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前年前后—前年)。管仲是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思想家,他对齐桓公陈述霸王之业的言论见于《管子·霸言》。其中有一段这样说: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霸王的事业之所以有良好的开端,也是以人民为根本的;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

后汉思想家仲长统也鲜明地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他说:

所贵乎用天之道者,则指日月星辰以授民事,顺四时而兴功业,其大略也,吉凶之相又何取焉?……所取与天道者,谓四时之宜也;所一于人事者,谓治乱之实也……从此言之,人事为本,天道为末,不其然与?”(6)

在这里,他提出的“人事为本”,可以说是儒家人本思想最明确的表述。所谓以人为本,不是说人是宇宙之本,而是说人是社会生活之本。儒家的这种以人为本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处于儒家文化圈的镇原,镇原人也不可避免地接受了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时,其思维方式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占据了主导地位。在他们认为,人生活在自然中,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人如何对待自然,把人摆在怎样的位置上,这都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全面需要为根本,为最高标准。也就是说,处理一切问题时,都首先要以人为主体,而不是以物或其他什么为主体。同时这个人是普遍意义上的人,而不是少数人。这些人具有平等的权利,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这是镇原文化中的一个基本精神。

在其后,范缜的《神灭论》指出了形质神论学说,更彻底的反驳了神不灭论。还有宋明理学都不承认灵魂不灭,不承认鬼神存在,都程度不同的肯定了精神生活的价值。镇原的知识分子接受的是孔孟之道,由于受到儒家的深刻影响,其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因此,人们以道德教育代替宗教传统,在道德的框架下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投身社会生活。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价值,蕴含着完善自我的能力,体现出人心向善的天性。在他们看来,自我的完善并不具有排他性质。相反,根据人道的原则,个体在实现自我的同时,也应当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意愿,即人是社会性的,人的自我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因之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成为镇原文化的特色之一。它有助于人们合理的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能动作用。

(二)以和为贵的伦理思想

在古代镇原,人们以“和”为最高价值标准。好多家庭的住宅大门上,都悬挂着“和为贵”字样的匾额,充分地体现出镇原人相互合作、避免冲突、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镇原民风淳朴、人心厚道,灾祸和战乱使人们相互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由衷地多一份宽容和谅解,多一份包容和接纳。人们往往会用微笑迎接生活的挑战,面对人生的不幸。这种“和为贵”思想,就是镇原人厚德载物民族精神的重要表现,也是镇原人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重要思想基础。

《国语·郑语》最早记述了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之言: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意思就是说聚集不同的事物而得其平衡,叫作“和”,这样就能产生新事物。

老子也提倡“和”的思想。《老子》四十二章云: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坚持宣扬“和”的观念。他说: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7)

其弟子有若又说:

礼之用,和为贵。

“和而不同”意谓人与人之间应各自保持不同意见,但又能相互合作,不相冲突。因此,孔子又提出了“中庸”的观念,于是,中庸在镇原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把“和”作为人道追求的最高目标,并将儒家“和”的思想渗透到伦理道德的领域,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孟子继承和发挥了孔子的思想,他说: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种“人和”观,不仅为广大镇原民众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人们的思维方式,而且在增强民族团结、提高凝聚力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因此,贵和尚中是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人们“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和合精神”,即在冲突中追求融合,吸收各种优质成分,“和合”成为新事物、新思维。这种以和为贵的伦理思想,对推动镇原社会的稳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淳朴重义的道德情操

淳朴,即敦厚雄浑、不加修饰、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讲义气、重视整体利益的价值取向。自古以来,镇原人淳朴善良,重情重义,诚信互助,豁达大度,崇尚理想和气节,表现出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始终把整体利益放在首位,在镇原文化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优秀的伦理思想。

镇原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山大沟深,梁峁纵横,沟谷相连,自然条件非常恶劣。要在这种特殊的地域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就必须顺应自然,适应自然,进而通过集体的力量改造自然。在这个过程中,镇原人不但要抵御外来侵略,拓展生存空间,而且要应对社会生活。所以,集体协作、团结互助是镇原人最核心的价值观。集体、互助的价值观念,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这种信任的基础就是人人要勤劳,个个要互助,讲感情,重义气,把自己的利益与集体的利益紧紧的联系在一起,遵循共同的道德,履行对集体的承诺和应尽的义务。同时,交通的阻隔、耕作的艰辛,都赋予了镇原人不怕吃苦、勤劳朴实、敦笃善良的高尚品格。

在历史上,镇原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本位建立起来的宗法社会。尽管在社会中以家庭为本位,但人们把国家作为放大了的家,在道德上强调的是一种全局意识和整体精神,表现出一种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的整体主义思想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怀。从《诗经》中提出“夙夜在公”,《诗经·周官》提出“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墨子》提出要“举公义,避私怨”,直到贾谊《治安策》提出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等,都不断强调着一种为整体而忘身的精神。范仲淹提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认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主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镇原人勤劳朴实,敦厚重义,考虑问题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对他人、对社会的关系上,强调先人后己、助人为乐,强调个人对社会尽责,自觉地为社会、为他人,推崇“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种淳朴重义的道德情操,应当说是镇原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优点。

(四)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比较各个文明古国之后曾经说过,只有黄河、长江流过的那个中华帝国是世界上唯一持久的国家。镇原具有数千年的文明史,跟中华文明一样,期间从未中断。为什么镇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能够形成自己优良的文化传统,而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其原因就在于镇原各民族形成了自强不息、发愤图强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又引导和推动着镇原社会历史的发展。

《象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日月星辰运行不已,从不间断,称之曰健,亦曰刚健。人应效法天这运行不已,而自强不息。自强即是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永不停止的意思。这句话形象地道出了镇原人坚韧不拔、永远进取的精神特征。正是凭借自强不息的精神,镇原人在自己的发展史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镇原文化,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使镇原的社会历史一直向前发展,永不停歇。镇原的自然条件十分严酷,生态状况也非常恶劣。在这种闭塞、落后、贫穷的自然环境里求生存、求发展,没有超常的毅力、韧性和耐性是不行的。在这种情况下,镇原儿女不曾失去信心,也不曾失去自尊。他们发奋图强,拼搏进取,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变革创新,艰苦奋斗,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改变了镇原的山山水水,逐步实现了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这块厚重的黄土地呈现出了勃勃生机。

文化是受生产方式决定的。周、秦至明、清的文化,基本上是封建文化。镇原文化虽在封建制时代就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总体上、宏观上来讲,只有到了现当代,才取得了长足发展与繁荣。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镇原文化不断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与本土文化加以融合,推陈出新,不断发展。但不论从何种角度讲,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都贯穿始终,以人为本、以和为贵、淳朴重义、自强不息,这些优秀的精神和理念,始终在激励和鼓舞着镇原人为民族、为国家而努力进取,发愤图强,推进和谐社会进程。可以说,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镇原文化的基本精神会不断发扬光大,成为镇原人求实创新、不断发展的精神支柱。

(此文节选自杨佩彰新著《镇原文化概论》第三章)

注释:

(1)自《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页。

(2)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原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年第1期。

(3)《论语·雍也》。

(4)见《论语·先进》。

(5)见《论语·述而》。

(6)出自《全后汉文》卷八十九。

(7)出自《论语·子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