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间:年12月26日
一、
百科网站上给出的解释:中庸之道,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它的双反词组有“不偏重、不偏向、不厚此薄彼、不偏听偏信”。最早出现在《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我查了下,“庸才”指能力平常或能力低的人。庸解释:1.平凡;2.不高明;3.姓。4.用5.表示反问。"庸"在先秦是对某些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一种称呼
查阅一番,感觉正统的媒体都很谨慎,不敢过多解释。而差一些的媒体,就分解出了很多解释,人云亦云,各种延伸意思。对于那些延伸的意思,我不同意,我觉得,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之道”。
二、
在深入研究“不偏不倚之道”之前,我先批判一下那些歪门邪道的解释。
1、网络上有人把“中庸之道”当成“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的唯一和全部,然后在中庸之道下,分裂成1)中不偏,庸不易。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2)指中正、平和。3)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中用的意思。这个是错误的理解。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观点论中的众多观点之一,与那三点是平辈关系,不是父子关系。
这种错误的做法,就像有人把诺基亚手机当成诺基亚的唯一和全部,一样的。
特别强调,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制的,弟子们把自己认为的类似的文章编在一起,成为一册,起名“论语·庸也”。其中就包含了弟子的编制偏差,把类似中庸的思想,都当成中庸思想,本身就是错误做法。我们要讨论的是“中庸”思想,而不是“中庸”一书。“中庸”一书包含的可不止“中庸”这一个思想。
2、有人说“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真实含义是合一于至诚、至善。”这个理解是错误的,有点本末倒置。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你说是至诚、至善,我认同你;你说是“天人合一”,我就问你想干嘛?想偷梁换柱么?
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的思想这样的:B与A有90%的相同,用B替换A;C与B有90%的相同,用C替换B;最终的结果就是用C替换了A。用数学知识可以计算出A与C的最大重合率是81%。重合率81%的东西和重合率90%的东西是不同的。
如果“天人合一”的意思和“至诚、至善”完全重合,那你怎么不说“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至诚、至善”?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不可不防微小差别。“天人合一”的意思里有我即是天,天即是我,天无法欺我,我无法欺天的意思,蕴含着霸道。
3、有人说“中不存在,所以中庸不存在”。
这些话说得本身不科学。科学是不断演进的,中庸之道也是不断演进的,随着掌握信息的增多,“中”的位置也会改变。信任大家都认可的地心说,信任大家都认可的日心说,本身就很符合中庸之道。这思想本身就很不偏不倚。关键在于对信息的知晓。
4、有人把中庸之道当成一种自然规律。错了,它只是一种人类社会的规律,不是自然规律。当放眼整个自然界,各种动物都平等时,你就很难找到中在哪里了。
比如,你爷爷90岁,生老病死是自然,自然状态你爷爷90岁离开,你想让他活到岁,拼尽全力,结果他活到了95岁。这事符合中庸之道,但是不符合自然规律。
三、
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之道。它的最底层思想基础是“诚实”,底层往上一层是道家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要实现中庸之道,你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偏什么是倚,即知道什么是极端。知道了什么是极端,也同时知道什么是不极端。也就是说,你得对整个情况都了解,才能开展中庸之道,否则它只是你自己以为的“中庸之道”。如何知道整个情况呢?首先是不能撒谎,就是诚实。知道整个情况之后,分清那些是常态,那些不是常态,那些是你需要的,那些不是你需要的,然后作出你自己希望的,或者是大家都希望的事情。
用10个人分个苹果的例子来说,大家闭着眼睛想,每个人10个苹果,这就是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之道,没错。可是,如果你只知道你分到了10个,总数是10个人个苹果,那么这只是你一个人实现了中庸之道;其他9个人未必认可这个分苹果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当10个人每个人都知道彼此分得10个苹果,此时才是大家认可的中庸之道。
用数字知识解释,中庸之道并不是求一堆数字的平均数,而是一堆数字的中位数。一堆数字的中位数,就是去掉头部的极端部分,去掉尾部的极端部分,再用科学的方法计算中间数。
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是中庸之道基础思想的另一种说法。意思是诚实的面对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自己欠缺什么,补不足,损多余,自我控制,自我学习,自我实现个人的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各种体现:
1、人的内心没有发生喜怒哀乐等等情绪时,这是常态,称之为中。喜怒哀乐则是非中。当“非中”发生时,控制自己,让自己变成“中‘,这个过程就是中庸。这个结果往往是大家希望的。圣人不动情,是大家希望圣人不动情,并不是本人自己希望的,当然的,只要他本人在他人面前不动情,也就没有人知道他动了情了。
如果“喜怒哀乐”是常态,那么喜怒哀乐就是中,没有喜怒哀乐就是非中。此时的中庸之道,就是把没有喜怒哀乐变成有喜怒哀乐。没有喜怒哀乐,真就跟石头一样,那还是人吗?孔子、老子那些人都有喜怒哀乐的。
2、给富人重税、给穷人低保
3、开会时,征求大家意见,然后采取大多数人都同意的建议。
中庸之道背上的骂名:
1、很多人把“中庸之道”当成笑料,认为“中庸之道”就是老好人,就是和稀泥,调和主义、折中主义、不讲原则、是非不辨,两边都不得罪,过日子马马虎虎,得过且过。
这些都是因为想施行中庸之道的人,没有了解情况,不去了解情况,然后是非不分,最后作出自以为是的“中庸”之举,可是在别人看来,并不是中庸之举。那是一定的,因为信息不对称,或者因为人心不正。
中庸之道成了替罪羊,背负了“信息不对称,人心不正”的骂名。
也有人为了让别人认为他在施行中庸之道,而故意犯错,然后把罪责推到“中庸之道”上。比如,分工资,按道理多劳多得,此时汇报工作量和评估工作的重要性非常重要,某领导故意不接收某人汇报的工作量,也不做工作评估,就按简单的平均分配,为什么呢,因为平均分配的话,他那无能的亲戚就可以多分到工资。这个问题一旦被发现查处,他就把我在施行“中庸之道”,我没有错搬出来。事实真没有错吗?必然错了。他并不是真心想施行中庸之道。
2、中庸之道是处事之道,是处理事情之道,不是处世之道,不是让自己存于世间之道。“处事”和“处世”还是有差别的。比如,有人要你发表对两国交战的看法,你认真回答,那是处事之道;你丈着这事跟你没有关系,或者不想扯上关系,所以胡乱糊弄回答,那是处世之道。这种差别是自私与不自私的差别,是眼界格局大不大的差别。两国交战,无论怎么样,都有关系,大家同为人类,怎么会没有关系,说没有关系的人,不是傻就是坏。
这是中庸之道背负“傻蠢和坏”的骂名。
3、中庸之道阻碍科学进步,其实是想施行中庸之道的那个人阻碍科学进步。
中庸之道,你首先必须要重视偏和倚,然后选择中。而科学的变化创新,必然是偏倚。科学创新是正的极致或者负的极致,这个不确定。如果出现了正确的创新,那么中庸之道是必须针对性的考虑是否要调整。而某些人不知道是傻蠢还是坏,抹掉这些创新,他的中庸之道就不要调整了。
如果真抹去了科学创新,他的目的还真被他达到了,他的中庸之道也确实不要调整,别人还发现不了。为什么呢?问题出在哪里?
问题出在只强调“中”,不公告“偏倚”。就跟你领导强调,我的方案是最好的,但是就不告诉你为什么是最好的。
4、继承中庸之道的人,与中庸之人不同。中庸之人,指得是不极端优秀也不极端愚蠢的人。而继承中庸之道的人,是懂得何为极端优秀、何为愚蠢的人。让中庸之道背负中庸之人的骂名,不妥。
四、
中庸之道是一种道,是谁的可以去走的道。道有深浅,得道亦有深浅,不可混淆深浅。只有道行深的人,才可以被称为高情商。
中庸之道,其实也在公平正义思想的覆盖之下。
感谢读者的耐心阅读!也请赏脸看看我的其它文章。欢迎你们站在我的肩膀上。
-----------------------------------------------------------------------------------
原创声明:所有的原创文章未经本人许可,不得用于商业用途。传统媒体、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属于侵权行为。本人文章网络搜索码为sfd34tyrftgafaaa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