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从无知到知,从凡人到圣人的唯一途径。
所以,《论语》第一篇第一章就讲学习。
第一句,学而时习之,讲的是学习的方法。也就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与志同道合的人谈论自己喜欢的学问,这不是人生最大的乐趣吗?
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学习的态度。这个态度就是中庸的态度。
什么是人不知而不愠?从文本上来看,就是说,当自己的道德学问有所成就的时候,即使旁人不知道,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怨恨。
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为了显摆。真君子不应该因为别人不知道你的学问而生气。
其实,如果你真有学问,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提升自己的涵养,同时努力的教育自己的家人,让全家人都变得有学问,有涵养,这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大学》说: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意思是说,真君子,即使是在家里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是可以对国家做出贡献的。有什么贡献?孩子在家里行孝,对国家就可以尽忠;在家里兄弟和睦,在和同事相处的时候就可以和谐;在家里仁慈,在社会上就可以教化民众。
所以,真君子,即使是在家里,也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你把你的孩子教育好,你的孩子以后为国家做出大贡献,这其中不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吗?
更何况,《大学》随后又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好了,国家自然也就好了,家庭出了问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
所以,真君子,不必为了自己的学问不被人知道而生气,更不必因为自己的学问没有用武之地而苦闷。如果你真有学问,别人不会不知道;如果你真有学问,就不会没有用武之地。
当然,古人在讲这个问题的时候,把学而无用,归于天命。就连清末著名国学教授李炳南也说:学在自己,用由天命,学成而人不知,不得其用,天命也,君子何愠之有?故曰不愠。
把学成而不得其用,归于天命,看似淡薄,其实消极。
以现在的观点来看,真的学成了,而不得其用,大概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所学的知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文化有经典,也有时尚之学。经典是根,时尚之学是果。有根无果,当然没有用。
所以,学习,首先应该搞清楚要学什么!学错了,没有社会价值,当然就没有用。当初左宗棠他们放弃儒学经典,改学“经世之学”,主张学以致用,起初被那些硕儒说成是离经叛道,后来左宗棠他们建立了大功勋,硕儒又说他们是与时俱进。无论是离经叛道还是与时俱进,最重要的,是左宗棠他们成功了!我们努力学习,最终追求的,不就是成功吗?
其次,你学到了那个层次,你所达到的层次,和你所追求的目标是否一致?你也学《论语》,别人也学《论语》,你学《论语》只会之乎者也,别人学《论语》可以当教授,可以成为哲学家?这能比吗?
你不能说:他学《论语》,我也学《论语》,为什么他是教授,我就是个卖菜的?应该多问问自己:你用功了吗?你领悟了吗?你学透了吗?这也符合孔子讲的文质彬彬的原则:你肤浅的读一遍,看到的只是之乎者也,所以你只能卖菜,因为你学到的只是卖菜的本领。学问的深度,和最后达到的高度,是相互匹配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你也不应该发脾气。
因此,人不知,也不应该愠,而是应该多方面反思。
反思自己,以求达到文质彬彬的状态,就是中庸之道。
心态平和,如日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