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被追谥的十二功臣都有谁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

法正——翼侯

法正是唯一一位刘备在位时进行追谥的大臣,对刘备入蜀、平定汉中有大功,不过整体记载不算太多,而且睚眦必报,人品算不上上成。不过却是刘备最看重或者说最喜欢的下属。在刘备一心伐吴时,诸葛亮也曾感叹若是法正在,说不定能让刘备回心转意。

诸葛亮——忠武侯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一生为蜀汉殚精竭力,而他的死与后期操劳过度、事必亲躬也不无关系。

在对魏战争中,诸葛亮屡屡北伐,虽然胜利不少,但对大局的影响微乎其微,最终功败垂成,遗恨五丈原。

值得一提的是,谥号忠武是通谥的最高级别,诸葛亮可谓实至名归。

蒋琬——恭侯费祎——敬侯

蒋琬和费祎是诸葛亮钦点的继承人,尽管二人能力不俗,但实话实说,诸葛亮选择他们多少有些矬子里拔大个的感觉,蜀汉无论国力还是人才都无法与曹魏相提并论。

蒋琬和费祎在位期间,基本上是本着萧规曹随的路线,另外尽量少的发动对外战争,这是一把双刃剑,虽然休养生息让蜀汉得到了喘息,但是同样也使得蜀汉上下渐渐失去了进取心。

就谥号而言,属于比较中庸的好,也符合二人的身份和特点。有意思的是费祎的“敬”有夙夜警戒之意,但是最终却死于刺杀。

陈祇——忠侯

极其有争议的一个人物,很多人可能也不了解。陈祇在历史上的风评很不好,陈寿也认为他能够与其他十一人一样被追谥主要因为是刘禅的宠臣,宠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刘禅一想起陈祇死了就嚎啕大哭。

后来黄皓乱政与前期和陈祇互为表里有很大关系,但是把责任完全推给陈祇也不合适,毕竟他在世时,黄皓还没多大权力,而乱政也是陈祇死后的事。另外,如果不是陈祇在当时抵触对外战争比较多的大环境下力挺姜维,姜维也无法逐渐取得军权,后期的北伐也就无从谈起。

不过无论如何说,陈祇能够得到追谥,确实就是因为刘禅的宠信,不然以他的能力和贡献这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忠”这个谥号也确实太过了。

夏侯霸

夏侯霸的谥号我没有找到。如果按照功绩,夏侯霸和陈祇一样,根本没有资格被追谥,追谥夏侯霸是带有很强政治色彩的。姓夏侯的投了蜀汉,听起来就让人匪夷所思。不过如果论血缘,刘禅的丈母娘还算得上是夏侯霸的堂姐或者堂妹,呃……

关羽——壮缪侯

汉末勇将,首推关张,而张飞亚于关羽。也就是说,在真实的历史上,关羽称得上汉末第一勇将。在万军中刺死敌军主将的壮举,在整个历史上都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关羽被诟病的是丢了荆州,所以他的谥号算不上完全的好,“缪”多少有些对关羽的指责或者说埋怨。

其实客观来说,荆州之战魏、吴不仅暗通曲款,打了关羽一个措手不及,还精锐尽出。曹魏驻守的是曹仁和满宠,第一路救援是于禁、庞德,第二路是徐晃,张辽也随时听命,伺机而动,等于五子除了张郃全部参与其中,还有宗室最优秀的将领曹仁。而东吴更是由吕蒙统领,在世的十二虎臣尽出,还有后来大放异彩的陆逊设计。面对这样的阵容与算计,关羽失利也不算奇怪。

张飞——桓侯

尽管张飞死于部下的暗杀,但并没有因此被降低评价。确实,对于蜀汉建立,张飞功不可没,从入蜀之战与诸葛亮、赵云分兵,到大败张郃,可以说颇有名将风范,绝非我们在演义中看到的猛夫。

同时,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刘禅做了皇后,所以即便在性格上张飞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国家大业,所以刘禅和群臣还不至于拿这个说事,毕竟论后期的战功,张飞并不亚于关羽。不然他自己和蜀汉群臣也不会理所应当的认为汉中太守是张飞的囊中之物。

马超——威侯

马超的身份地位很高,加入之前和刘备平起平坐,但是在归降刘备之后除了逼降刘璋,几乎再无其他功绩。所以马超能够被追谥更多是因为他的特殊性。

黄忠——刚侯

黄忠起初的地位不算高,汉水之战时还要听赵云的调遣,不过在汉中大战后论功行赏,黄忠一下位列四将军之一。关羽对此颇为不满,不过黄忠定军斩夏侯和入蜀时立下的军功是实打实的。尽管刘备将黄忠抬到后将军有平衡派系的因素,但也不能因此否定他所做出的成绩。

庞统——靖侯

历史上的庞统和演义完全不同,能力出众,品德同样出众,乐于夸奖他人。战死是因为身先士卒,而不是什么与诸葛亮争功。

而“靖”更多的也是对庞统品德的认可。

赵云——顺平侯

赵云是追谥最晚的一个,刘禅一股脑追谥了关张马黄庞五位,并没有赵云,是第二年在姜维等人的建议下,刘禅单独对其进行的追谥。

赵云的历史地位肯定是不如演义的,但也并非什么保镖,两次救阿斗,入蜀时与张飞、诸葛亮分兵合围成都,汉水大败曹操,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

最可笑的一种说法是说赵云结合了大量陈到的事迹,支持这种说法的无非人云亦云,陈到连个单独列传都没有,他的事迹是哪来的?

尽管地位没法和上面十一位相提并论,但作为蜀汉仅有的十二位被追谥功臣之一,也说明了赵云的不俗。

以上便是三国时期蜀汉一方被追谥的十二大功臣,值得一提的是,被称作“蜀汉四相”之一的董允并没有获得这份殊荣。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9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