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境界与心态,材与不材之间给我们

白癜风的危害 http://m.39.net/pf/a_4591208.html

庄子的学说在华夏文化中的影响极其深远,他常常运用寓言、神话、比喻等形象性手法来阐明哲学道理。从庄子的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境界和心态,无论是对我们做人还是做事都有很大的启示。

《庄子山木》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一颗很大的树,枝叶长得很茂盛,伐木的人停留在树旁却不去砍伐它。庄子问他是什么缘故,他回答说:“这树虽然大,却没有一点用处。”庄子于是说道:“这棵树因为不中用所以能享尽自然的寿命!”(“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又一天,庄子从山中出来住宿在朋友家里。朋友于是叫仆人杀只鹅款待客人,仆人问主人:“一只鹅会叫,另一只鹅不会叫,请问要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叫的。”第二天,学生就问庄子:“昨天山上的树木,因为‘不材’所以能享尽自然的寿命;现在主人的鹅,因为‘不材’而被杀。对于截然相反的两种结果,请问先生怎么看呢?”

那么,到底是成材好,还是不成材好呢?庄子笑着回答:“我将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而后又说道,处于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像合于大道却并非真正与大道相合,所以这样不能免于拘束与劳累(“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有人认为“材与不材之间”听起来似乎有中庸之道的意思,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是要在两者之间摆动,随机应变。所以庄子对此持否定态度。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庄子给出了答案:“乘道德而浮游”。

如果能顺应自然而自由自在地生活就不是这样。没有赞誉也没有诋毁,时而像龙一样腾飞时而像蛇一样蛰伏,跟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而不愿偏执于某一方面;时而进取时而退缩,一切以顺和作为度量,优游自得地生活在万物的初始状态,役使外物,却不被外物所役使(“物物而不物于物”),那么,怎么会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呢?这也是神农氏、黄帝的处世原则。至于说到万物的真情,人类的传习,就不是这样的。有聚合也就有离析,有成功也就有毁败;棱角锐利就会受到挫折,尊显就会受到倾覆,有为就会受到亏损,贤能就会受到谋算,而无能也会受到欺侮,怎么可以一定要偏滞于某一方面呢!可悲啊!弟子们记住了,不要刻意追求,还是顺其自然吧(“其为道德之乡乎”)!”

庄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战国末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泱泱华夏大地,没有一方净土,庄子在那样的社会里能够洁身自好,实在是难能可贵。从他所处的生活环境来说表现了庄子对当时现实社会避祸全身之难的愤懑和感慨。

很多人认为“材与不材之间”是庄子倡导的一种境界,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是智者的行为,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审时度势,明察事物,参透人生,进退自如,不为外物所羁绊。

事实上,庄子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乘道德而浮游”。成材固然是人生的积极追求,不材也许是一种另类的生存方式。但是“乘道德而浮游”这一境界显然比“材与不材之间”更高。处心积虑的游离于“材与不材之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这样不是更加容易受到外物的拘束和劳累吗?为什么不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