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一定要知道的国学常识文化哲学知

北京湿疹医院好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598.html

1.在人性论上,与孟子的观点不同,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提倡"性恶论"的是荀子。荀子提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孟子的性善论则认为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提出者是董仲舒。公元前年,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里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成为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让儒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自此,儒家思想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极,独霸中国两千余年,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并及于法律等各个层面。

3.战国时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他是战国末期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哲学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古人认为他是阴谋学家,因其著作一大部分关于阴谋。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4.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道德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是儒家思想。先秦时,儒家学派只是诸子百家思想之一,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自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短期内不会消除。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一名言出自战国时期孟子。《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为∶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S源原张而家

6.《论衡》是思想家王充的著作。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

家,著有《论衡》一书。这一著作针对当时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是评定当时言论价值的天平。目的在于"悟迷惑之心,使知虚实之分"。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的哲学文献。

7.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把秦国史书外的所有《诗》、《书》和诸子百家的书籍(除中央政府主管的以外)一律收缴烧毁,把多个骂他的暴政的儒生全部活埋。史称焚书坑儒。由于当时社会上百家争鸣,威胁到了秦朝的统治。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公元前年和公元前年,秦始皇焚毁书籍、坑杀术士、儒士。焚书坑儒手法残忍、残暴,它毁灭了古代许多典籍,造成文化史上难以弥补的损失,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

8.竹林七贤之一,吸收道家"道法自然"主张,提出封建等级制度应该与""自然"结合起来,做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的是阮籍。三国时魏国的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他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持谨慎避祸的态度。他擅长诗歌、散文和辞赋,代表作品有∶《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等。

9.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主要指的是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王夫之批判理学的同时,提出了"天命论"和"生知论",,建立了超越前人的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10.《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四书》》也称《四子》,南宋光宗绍熙元年(公元)年),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抽出来,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写成《四书集注》。四书五经构成了古代科举考试的出题范围。

11."刻舟求剑",讽刺了看问题片面、不知变通、墨守成规的人。这则寓言故事的出处是《吕氏春秋》。吕不韦,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卫国濮阳人,杂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组织门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秒》。"刻舟求剑"这则寓言就出自《吕氏春秋》,用于讽刺那种泥古不知变通的人,体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全书分纪、览、论三部分,共12卷,篇,20余万字,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是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式的传世巨著。

12.我们经常看见老人们打"太极拳"锻炼身体,"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系辞上》。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后来,太极逐步被理解成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其中的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依据"易经"阴阳之理和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出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古人称为"太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0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