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宾王是唐代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四人以诗文齐名,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他的文采非常高,传世作品有《骆宾王文集》。今天,我们从他的一首小诗《在狱咏蝉》开始,聊聊这位杰出的诗人,以及这首诗歌背后的历史故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首先我们来看下这首诗中提到的几个典故。第一句诗里的“西陆”二字,指的是秋天。出自《隋书·天文志》:“日循黄道东行一日一夜行一度,三百六十五日有奇而周天。行东陆谓之春,行南陆谓之夏,行西陆谓之秋,行北陆谓之冬。”
第二句诗里“南冠”,也称楚冠,是囚徒的意思。《左传·成公九年》里有这么一段记载:钟仪是我国有史书记载以来最早的古琴演奏家,芈姓,钟氏,名仪,春秋时期楚国贵族,被封为郧公。春秋时期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军打了败仗,钟仪等人被郑国俘虏。郑国又把这位大音乐家献给了自己的宗主国晋国。一日,晋侯到军府里去,看到了钟仪,便问:“那名系着南冠的人是谁?”随从连忙答道:“这是郑国所献的楚国囚徒。”此后,一些史书就以“南冠”二字替代囚徒。
第三句诗的“玄鬓”二字指的是蝉的黑色翅膀。蝉刚刚蜕变时,翅膀是柔软而透明的,很快就变成黑色坚硬善飞,到了秋天,蝉即将死亡,翅膀也会变成黑灰色。骆宾王在这里用“玄鬓”二字,其实是比喻自己正当盛年。
第四句诗里“白头吟”是乐府曲名,出自汉朝《乐府诗集》。相传《白头吟》古辞为卓文君所作。西汉时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用情不专后,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伤,其诗云:“凄凄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
后面几句,比较容易懂,我们就不再一一解读。
是不是读起来很累?文豪们写诗文,就是如此,处处引经据典,不多方考证,有些诗歌和文章,还真的不好懂啊。什么叫底蕴?这就是啊,呵呵。其实这首诗还有多达几百字的前序,在此也不再逐一解释了,那恐怕又得几千字出去了。
结合上面这些典故,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到底表达了作者什么心情和包含了什么历史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年)。此时,骆宾王刚刚升为侍御史。唐朝侍御史为从六品官员,而骆宾王已经52岁,谈不上权贵。但侍御史掌管纠察百官、入阁承诏,以知杂事最忙,管理很杂,权力也不小。骆宾王在接触了朝堂上层的风云变幻之后,渐渐对朝局失望了,因为此时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重,而高宗却听之信之,不管不问。于是,骆宾王忍不住一腔忠心,果断上疏论事,笔锋直指武则天。之后,遭到阿附武则天的大臣们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
平心而论,作为寒门子弟,骆宾王五十多岁才混到从六品,的确不容易。人道越老越圆润,悟惜中庸之道,但他却为正义不惜位,苍然之骨在胸,始终不曾熄灭那团忠心报国的熊熊火焰。闻一多先生说,骆宾王“天生一副侠骨,专喜欢管闲事,打抱不平、杀人报仇,帮痴心女子打负心汉”。这些话也对也不对,道出了骆宾王的侠义之气,却低估了他的高洁品德。他敢于同权贵对抗,敢于直言上书,虽然被当权者以“贪赃”与“忤逆武后”的罪名下狱,却并不后悔。
此诗是骆宾王身陷囹圄之作,看似黯然神伤,以秋蝉比喻自己的朝不保夕,但不是对现实的低头,而是对有国不得报的悲愤无奈。以“白头吟”来比喻执政者虽然辜负了他对国家的一片赤诚之心,但他绝不向黑暗妥协。
命运还是给了骆宾王一丝眷顾,调露元年(年),骆宾王遇赦被释放,但已经不可能在长安为官了,被贬到临海做区区九品的县丞。临海就是今天的台州,距离长安有三千多里。可见掌权的武则天因为骆宾王上疏反对,而对他的厌恶有多深。但此诗也证明了《新唐书》里一处记载错误,我们看看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在骆宾王被贬六年后,即公元年,此时唐高宗已经去世,皇帝李显懦弱无能,被武则天废掉。徐敬业等人起兵声讨武则天,写下著名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这篇檄文立论严正,先声夺人,将武则天置于被告席上,列数她的罪过,宣告天下,共同起兵,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
关于这件事,在《新唐书》里所载,武则天初观此文时,“蛾眉不肯让人,狐媚偏能惑主”(“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一句,还嬉笑自若,当读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句时,惊问是谁写的,叹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可见这篇檄文煽动力之强了。
这段记载经常被拿来证明武则天惜才、爱才,但如果我们对比骆宾王那首《在狱咏蝉》,就会发现其实《新唐书》这处记载并不真实。早在六年前骆宾王已经因为上疏(还是多次上疏)反对武则天而下狱,她怎么可能不知道骆宾王?
况且骆宾王七岁能诗,写下《咏鹅》,年少已名扬天下。二十多岁在道王李元庆府中做官,干了足足五年。后来入蜀地,进入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僚,平定蛮族叛乱的文檄多出自骆宾王之手。武则天真要惜才,又怎会对这样一位才名远扬的人一无所知呢?
最后我们看下骆宾王的人生结局。
徐敬业的造反虽然轰轰烈烈,短短时间就聚集十万大军,席卷三州之地,但还是非常仓促,他本人的能力也非常有限。王夫之对他的评价可谓中肯又精准:“李敬业起兵讨武氏,所与共事者,骆宾王、杜求仁、魏思温,皆失职怨望,而非果以中宗之废为动众之忱也。敬业以功臣之裔,世载其奸,窥觎闲隙,朝权不属,怀忿以起,观其取润州、向金陵,以定霸基而应王气,不轨之情,天地鬼神昭鉴而不可欺。”
骆宾王摊上这样一个人参加造反,实在算不上明智。关于他的人生结局,主要有三种说法。《资治通鉴》里记载,李敬业兵败后准备逃往高句丽,到达海陵(今泰州)地界,因大风不能出行。他的部将王那相砍下李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的首级向官军投降,首级被送往洛阳;《新唐书》里称他不知所踪;《朝野佥载》记载他投江而死。
但使义士有归处,不教人间空留憾。综合来看,《资治通鉴》里的记载更真实一些,后两种记载虽然结局相对较好,却不符合实情。大约人们总归是希望骆宾王这样有大才又正直的人有一个平安、美好的结局吧。
清远取神,苍然有骨。骆宾王的才气、文风令人十分钦佩,但他的人生的悲剧又令人十分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