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儒家思想大学之道

帮助白癜风公益医院 http://nb.ifeng.com/a/20171201/6196943_0.shtml

四书是儒家思想的标准,是南宋大儒朱熹编定的四本书:《大学》、《论语》、《孟子》、《中庸》。

儒家的思想理论学完,然后你再按着它的思想去做达到知行合一,那么最后就会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天人合一的初级状态就是孔子所说的“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无忧无虑,无所疑惑,无所畏惧,心中平静,目标坚定,按部就班,宁静致远,最后就是天人合一,和天地一起生长,参与天地化育万物的事业。

《大学》的核心内容就是三纲与八目,三纲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三纲。八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明明德

“明明德”是什么意思呢?我用一个禅宗的故事来解释一下:禅宗五世祖弘忍考察弟子们的心性见地,看看谁会是衣钵的传承者,就让大家每人做一首偈子。首席弟子神秀写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另一位弟子慧能写了:“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后师傅把衣钵传给了慧能,慧能就成为了禅宗的六世祖。慧能大师是出世的智者,他的境界太高了,我们出世的俗人很难达到那种境界,也无法理解慧能大师的顿悟。但弘忍大师的“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也许能成为我们凡夫俗子能“明明德”的最佳路径了。明明德追求的是不犯错,把错误的地方擦干净,不留尘埃,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不断地减少错误和丑恶,到最后一点错误和丑恶都没有了,自然而然也就明明德了。一个没有做到明明德的人就是“缺德”。“缺德”是一种人生常态,你能保证一生不说谎话、不做错事、不伤害他人、不损人利己、不颠倒黑白、不隐瞒真相、不恶语相对……吗?

亲民

我自己明明德了,就推己及人,让别人也能时刻擦亮德性上沾染的污垢,让他也能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擦亮自己;亲民,就是擦亮别人。商朝的创立者商汤在自己的洗澡盆上刻了一句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每天都要自新,每天都要比昨天进步一点,明天又比今天进步一点。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朋友圈经常会发表类似于“做更好的自己”的话,这就是自新。“亲民”的关键在于率先垂范,用行动感染、教化他人。现在很多家长自己拿着手机玩着游戏,不断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去看书学习写字,这种脱了勾得毫无表率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妥的。

止于至善

明明德、亲民到什么程度为止呢?就是止于至善,保持在最佳的状态为止。“至善”的状态就好像回家了一样,回到自己的家了,就不往前走了。还类似于“心流”的状态,就是一切都发生的那么自然,就像水流动一样。所以,止于至善就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哪儿也不去。这里所说的舒适区不是坐在沙发上打游戏,而是找到正确的舒适区,达到最佳状态,做到了极致。比如我现在每天坚持写作,只要有一天没做到我就浑身不舒服,这个写作就是我的舒适区。

我有一个朋友一年天天晚上跑10公里,下雨天就打雨伞跑,他已经把跑步深化到骨子里了,没有什么坚持不坚持这一说,只要有一天不跑就浑身上下不舒服,那么跑步就是他自己的舒适区。止于至善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存天理,去人欲。”朱熹解释说吃饭就是天理,没事就是人欲。那么我们可以把标准再放宽一点,美食是天理,管不住嘴吃多了,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吃撑着了,最后吃出了肥胖、吃出了糖尿病、吃出了三高,这些就是人欲。所以,我们没必要去追求什么大是大非,每天的生活细节包括一日三餐都可以修炼自己,去追求“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看到《大学》里的这句话,我的眼泪在眼角打转,回想过去的39年人生,真的是过得太草率了、太随意、太傻B了,过得极其肤浅并且毫无智慧可言……记住能改变人生的这六个字:“止、定、静、安、虑、得。”

时刻提醒自己,志有定向,持志如心痛。

格物、致知

如何找到那把“是非善恶”的尺子?王阳明说,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识,而是良知;格呢,不是去做实验搞物理研究,而是格子的格,画好了格子,就等于画好了一个标准,这是一个是非善恶的标准。用王阳明的“致良知”三个字就够了。良知自然会知,是非善恶你自己心里都知道,都有数。只要你能够做到诚意,不自欺,不自欺欺人,一切自然无往不正,正大光明,走在光辉大道上。你自己心里有良知,一件事情的是非善恶你自己心里明明白白的,都知道。遇到什么事,你用自己心里的这个良知的格子去套一下,立即就明白了,不要给自己找理由,不要自欺欺人,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善的就留下,就去做;恶的就摒弃,不要做恶,这就是格物致知。比如说,我是一个学生,该不该好好学习?人人都知道该好好学习,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好好学习呢?这就是没有格物致知。喊他出去玩的时候,他格子一套,知道不该去,但他还是去了。再比如那么多做餐饮行业的,明知道使用地沟油是错误的,但为什么还要用呢,是因为他们的欲望蒙蔽了他们光明的内心,无法致良知,也就无法做到格物致知了。格物致知就是完全没有任何利益的考量,只按是非善恶的标准去做,就是绝对坚持原则,没有任何选择性,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诚意、正心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道了是非善恶,知道了自己该怎么办,打定了主意,就有了诚意。所有的是非、善恶、真伪,都看得了了分明,心上发出来的念头和考虑都是真实无妄,没有一点虚情假意,这就是诚意。这个“诚”字是整个儒家修养的根本,从《大学》到《中庸》,就修的一个“诚”字,从《大学》的“诚意”到《中庸》的“至诚”,也就是至诚如神——能把诚意修养到极致,你就能成为天地人三合一的神。

做到了诚意之后,就能正心,一颗心妥妥地在胸腔里,端端正正,无所偏倚。我们不是常说做一件事情前要端正态度吗?这就是正心。心一正,一举一动都会符合道理和规矩,一举一动都对;一举一动都对了,才算是修身了,身上的每个地方都修养到位;修身之后,就接上了后四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说你只需要修身,管住自己,修养自己,自然就能齐家;一家人都一样好,就能成为一个所有家庭的示范;全国的家庭都跟你家一样好了,那全世界的人都跟你学,都学好了,这就是平天下。比如古代的很多帝王,对自己管理的非常好,没有任何的不良习惯,家庭也非常和睦,他以“致良知”为核心,做出有利于国家的各种决策,那么老百姓就会非常的拥护,那么国家就会繁荣昌盛,国际上的各种决策也以“致良知”出发,最后就轻松做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你很难见到一个自身坏习惯一身,家庭关系乱糟糟的到最后会有什么大的成就,即使运气好有大的成就最后也会进局子。

孟子有一句话叫“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孔子也有一句话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意思是说如果行动上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应该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者说,当你想要改变外部的行为,就得从改变自己的行为开始。有很多人的家庭不和睦,总是在指点对方有多少的过错,而从来不反思自己,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也有很多家长批评孩子贪玩,不爱学习,却从不反思自己每天窝在沙发里看手机打游戏,或者和朋友打着麻将教育孩子。你的很多行为是很多事情结果的因。一个普通老百姓把自己管住了,家庭就会和睦;一个老板把自己管住了,公司就会红火;一个君王把自己管住了,国家就会昌盛。

“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中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修身”,剩余的七个条目都是修身的前因和后果。

学习不是为了懂得一些道理,而是落实到行动上。如果不落实到行动上,懂得再多的道理也没用。

“持志如心痛,知行合一。”

-7-18

季显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