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通释四真正强大的人,和而不流,中

北京哪里荨麻疹医院好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10490515.html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孔子说了,天下国家可以做到治理,爵禄也可以推辞掉,锋利的刀刃上也可以走过,中庸却难以能做到啊。

中庸确实很难的,因为是入圣的境界。要立己,要修身,还要时中。根本还在于修身的功夫,能不能固执那个中,坚守那个本,让心充斥浩然之气,并且常常保持此气。这不仅需要毅力,智慧,悟性,还需要因缘。所谓五百年有圣人出,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人能做到的。但即使不能达于圣境,人若是往中庸之道的路子上走,如颜回一样,得一善就拳拳服膺,何愁不入中庸之道也。道不远人也,人远道也。天下爵禄白刃皆外在也,唯独中庸守内,看不见听不着,要明性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子路问啥是强大的含义。孔子说了,是南方属于强大,还是北方属于强大呢,或者说二者都强大呢。行宽柔之教化,人不报复无道之人,这是南方强大的地方,君子可以居住在这样的地方。穿着铠甲拿着武器,冲锋陷阵,战死疆场而不悔,这是北方强大的地方,而喜欢尚武的人愿意住在这样的地方。所以君子温和而不随波逐流,矫健而强,立于中而应变,卓然独立。国家有道的时候,不因未显达而改其志,国家无道的时候,坚守其志,誓死不变。这才是真的强。

子路总是有鲜明的性格,孔子问他志向,他说衣裘青马与友人共驰骋,还有次问孔子若统帅三军,孔子愿用啥样的人。

这次又问强大的含义。谁让子路乃勇武之人,据说子路还是孔子的保镖呢。

南方之强在于行教化之道,所以君子也愿意呆在这样的地方。北方之强是崇尚武力。或者说属于霸道吧。重点不在南方北方属强,而在于下边的话,才是主旨。也就是强哉矫所言的。

还是提醒一句,请大家不要忽视君子二字。这个君子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前提是要修身立己,要有一系列的功夫才能达到君子的境界。和而不流和论语所言的孔子温而厉意思一样的。也和和而不同的意思一样的。流强调变,而同强调混合。君子虽然能合同众人,但有自己独立的操守。矫,常说矫健。健我多次解释,乾卦就是健。永不改其志。善始善终。强哉矫,就是说能做到矫健才是真的强。后边强哉矫也是说这个意思,不改其志,善始善终,无论处于何种境地,君子都有自己的坚守,固执其志,达于贞道。其实就是中庸。所以说能做到中庸的人才是真的强。现在常流行一句话,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其实孔子早就说清了这个道理,因为中庸之道就是要战胜自己,合于天道。所以君子是最强大的人,也是最有理性的人。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孔子说了,探索隐秘,行于歪道,后世的人叙述的很多了,我不能这样做。君子都是遵守中庸之道而行于人间世,若是半途不能遵守中庸之道,我也是做不到的。君子只要守中庸之道,即使被世人看不到也不会后悔的,这样的事只有入圣的人才能做到啊。

子不语乱力怪神,不语不代表孔子不喜欢,也不代表孔子反对。而是君子有君子之道。不该说的不说,不能说得不说。索隐行怪这样的事,不是大道。大道坦坦,人不知耳。君子行中庸之道,不可能改弦易辙,中途而废的。中庸之道,虽然很强大,但是在无道的时代,中庸之道是不能大放其光的,但足以保身,虽然君子坚守中庸之道,小人道长的时代,不得已而隐遁,不被人所知,君子也是不后悔的,做到这点就能入于圣境。

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就好比倚天剑虽然天下第一,但是有个人拿着它却被人看作废铜烂铁,这个人也不在乎,依然会珍惜这把剑。圣人也有怀玉之叹,但不悲不喜。君子之于中庸之道也是如此,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丢弃中庸之道的。还是强调依于中庸,行于中庸,守于中庸。前提依然是先立己才能做到。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翻译:君子之道广大而又精深。以道之大而言,夫妻虽然都很愚笨,也一样可以知晓,但是若是察知君子之道的极致,即使是圣人也有所不能知晓的。夫妻虽然不贤能,但所言所行依然有所符合君子之道的,但若是探究君子之道的精深,即使是圣人也有不能做到的。天地已经很大了,人也有觉得不满足的地方。所以啊,君子所言的大,天下之物都不能承载它。君子所言小,天下之人都不能剖析它。《诗经》云,雄鹰飞于高空,大鱼跳跃在深渊。意思是君子之道无所不在。君子之道发端于夫妇之道,若言其大,天地之道亦能显明表征君子之道。

辨析: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上序就是言天地之道,下序就是言人道,其中人道就是以咸恒二卦代指夫妇之道。人道来自天道,又合于天道,就是君子之道。所以君子之道是广大又精深的。《大学》言修身齐家,家也是先有夫妇。所以修身之后,齐家也必然始于夫妇之道。所以这里以夫妇之道举例而言。在天地以内,君子之道无所不在,因为君子之道来自天地,效法天地而立教的。所以君子之道并非是圣人故意为之,强为之,而是实有此理,乃人道所必然遵循的,是契合人心之理,合于天地之道的。人应该行君子之道是必然且自然的。可惜人都不识其中道理,所谓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翻译:孔子说了,道是不会远离人的,仁就在心中,求仁得仁。人入得此道修得此道若是为了远离众生,那就不要修此道了。《诗经》言,砍削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自己手里攥着不用去远处求。意思是拿着木材做成的斧头木柄去砍伐木材做斧柄,若是斜着看往一边看而不看手里的斧柄,就会觉得办法很远了。所以君子应推己以及人,改正自己外求道的想法止于自身自己的心里。做到忠恕之道,就不会背离道多远了。先把道存诸己身,己心,若自己无有做到,就不能施于他人。

辨析:道不远人,是言道在心中,求仁便会得仁。是讲立己之道。人之为道而远人,是讲达人之道。立己必然达人,光立己而不达人则德不彰显,和无德一样的道理。就好比买辆车不开只放在车库里,和废铁一堆无有差别。引用《诗经》也是说道不远人。砍伐木材的方法就攥在自己手里。以人治人,就是推己及人。强调先存诸己,修得这个道,这个仁,止于至善。忠就是立己,恕就是达人。所以做到忠恕就不违背中庸之道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很多人都是误解的。己所不欲并不是讲自己不想那样,也不能要求别人那样。而是说自己无有立己,未有修得这个道,修得这个仁心,未有至于至善,是不算达人的。也不是自己未做到的事,也不能要求别人去做。主要还是强调立己。立己要修身。要格致诚正定静安。整个段落其实都在说道不远人,先立己这个道理。立己就是求中,中就是正,也是仁。所以人先要存有这个中才能去达人。己未明,如何让别人去明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4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