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歧视中庸思想吗,学好中庸思想,助你

你还在歧视中庸思想吗,学好中庸思想,助你一生受益,今天小编带大家一起深入解读”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这些名句的核心思想都是中庸。但是一提起中庸,许多人就会很反感,对此不屑一顾,从心底里认为中庸思想是几千年的糟粕,是油滑世故,是引导人们不作为,应该摒弃。是蒙蔽人们思想的病根,是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事实真是这样吗?你看上边的名句,是我们常挂在最边上的,如果中庸思想真的是那么丑陋,是社会的糟粕,恐怕在就被时代淘汰了,怎会流行至今呢?其实大家中庸思想误解了,或者说理解的不够透彻,很多人只是停留在表面意思,认为中庸思想就是倡导”过犹不及,执两用中,不偏不倚,不左不右和取其正中等。这样理解,显然是对中庸思想的曲解,触及皮毛并未领会到其中的真谛。中庸之道并不是算数概念中的平均数和中位数,机械地取中间。它常常因人因事而异,是一直变化着的,并不是机械地一成不变。就好像吃饭,每个人的饭量不同,身强体壮的人可能需要吃三碗饭,而较为瘦弱的人吃两碗就够了,早上吃太多,中午可能相对吃的比较少,最近消化不好,胃口变差,可能也会少吃,这里就不能机械地取中间数,规定每个人吃两碗半就是最合适的,也不能不顾身体状况,将特殊时期也按照正常时期的饭量来进食,这都是有违规律的。中庸思想的内涵是要求我们认识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对任何事物都持谨慎与理智的态度,不盲从,不躁动,适可而止,小心驶得万年船嘛。举个例子,在《礼记》中: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贡越席对曰:敢问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可以看见,儒家要求一切行为要符合礼的标准,讲究适宜。总的来说,所谓的”中庸“,就是要以人的内在要求比如人性本心等为出发点和根本价值为依据,在外部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环境中寻找”中道“。简单来说就是使内在要求在外在环境和与条件下,得到最适宜,最恰当的,无过与不及的表达与实现。这就是中庸说的”致中和“,”合内外之道“。小编认为,”中庸“思想不是我们所谓的”折中思想“,更不是庸庸碌碌,因为很多朋友会把信奉中庸的人当作怕事的懦夫,为自己的一事无成找的借口。中庸其实是一种伦理学说,是一种思想方法,它强调内心之”中“与外在之”节“的完美契合。”中“的基本原则是适度,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追求中常之道,内外协调,保持平衡,不走极端,这才是中庸要传递给我们的思想。不知大家是否对中庸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欢迎一起探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