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中道与儒家的中庸还搞不懂这

北京较好的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8590068.html

“中道”、“中庸”,这是两个看起来很相似,说起来也有所关联的词汇。但一者作为佛教的核心教义,一者则是儒家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由此可见两者深究起来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该如更直观的区别理解他们呢?相信这是不少人纠结的问题,不妨今天就由小君以简洁的案例,来与大家一同讨论交流。

所谓“中道”便是不落边见,所谓不落边见,于小君来说也可以理解为破除二元对立思维。那么,何为二元对立呢?生活中时常所说的“非黑即白”的案例便是所谓的二元对立典型。尤其是如今对于网络上导致一些看似不复杂,不起眼的事情,却由于网民门门的二元对立冲突,而成为了争论的焦点。

在此小君就不举具体案例,以免再引战。但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案例来看看如何避免所谓的对立认知。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对症的药可救人,即便是砒霜都有其药性,可是再好的灵丹妙药,若用错了地方,甚至用过量,依旧对我们的身体会造成损害。那么,我们手中的是药还是毒?无定论,端看如何用!再看如今所谓的职场废柴,于小君来说或许不过是不曾发现合适自己职位的人罢了,或许换个环境,换个位置一样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由此可见,凡事无绝对,若执是非黑白观念而固化了思维,就容易让人执迷难以解脱。

那么,佛教中的二元又是什么呢?如“空”与“有”便是一组对立概念,佛教虽说空,但是若是执着于空,便是“执空”,而世人多只见“有”的表象,若执着于眼前的表象,那就是“执有”。不管是“执空”还是“执有”,从佛教的角度来说都是落了边见。

而佛教所说的“中道”,简单理解便是不在“黑”与“白”、“空”与“有”、“是”与“非”这些对立概念上走极端,打破二元对立的固话思维模式,从更包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或许就可以超脱当下的视角,从更全面的角度去看待人生。

更进一步的理解“中道”,则是突破主观和客观对立的概念,在认知中打破“我”和“你”、“我”和“猫”,“我”和世间万物的边界~不过这个理念说起来相对比较抽象,这边就不具体展开了。

简单说,佛教所谓的“中道”是从认知上破除二元对立的思维固化,和主客观的边界。那么儒家的“中庸”呢?

刚刚小君也说了,中庸是儒家最高的道德行为准则,既然是行为准则,那么关键便是如何“用”。

据《论语》记载,“中庸”的思想其实源于上古,尧让位于舜就曾告诫其要“允执其中”,所谓“允”便是信!意思就是,若不真诚的践行“中”道,让百姓穷困潦倒,那么统治者的禄位就会永绝。

这里所谓的“中”便是适中、正当、恰如其分,即不太过也无不及的不偏不倚。

而“庸”字也有三个意义,一者为常,就是恒常不变的意思;二者为“平常”,这便是朱子所说的平常之得,亦是徐复观所说的,每个人应实践,能实现的行为;三者为用。

如郑玄所说,《中庸》所说的便是中和之用。此处所谓的中和自然不是不顾原则地迎合所有人,而是如孔子所说的:“叩其两端而竭焉”,用现代的语言,简单的说法,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叩问、去启发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而这其中的原则就是“执两用中”,不过古人的数词多为虚数指代,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不走极端,从多个角度去找到事物的平衡契机,再说的通俗一些便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矛盾,综合辩证的考虑解决方案。

因此,简单的概括就是:佛教的“中道”说的是在抽象的认知上,破除二元对立的固化思维和主客观的边界,他是形而上超脱世间的智慧之道。而儒家的“中庸”说的便是道德行为准则和修养境界的标准,要落实于行动上,要适中恰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相对来说儒家更注重形而下的入世之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6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