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之一起学大学5

治疗白癜风的药物 http://www.znlvye.com/m/

原文: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正文不厌其烦的返序再来一次,前文从大到小,这里从小到大!也就是先定目标,还是先定心性的着手顺序问题,也是全文所指核心本末问题!从大到小的弊处在于选择困难症,还有出错概率!从大到小要分清困扰着目标的诸多因素,然后再层层剖析,最后到基础的训练。而从小到大,也就是从本着手,就从基础上开发自己,随着自己成长节奏,开发方向都会有更大的自由和空间。就像每个人的成长,到最后职业选择。基于性格和兴趣选择职业,往往比基于流行什么选择什么的人要稳定和走的长远。成功率也更高一点。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至知--格物

物格--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

平天下在当下来讲有点不现实。现在法制社会,不是一个人可以左右国家了,别说平天下!

想要有拯救世界的能力(平天下),你先搞定本国的和平统一(治国),国家一统前提是你自己本族群的安定(齐家)!本家的安定主要看你个人魅力和别人对你的接受程度(修身)!其实都在说修身,蜘蛛侠的名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大到可以拯救世界,但最终还是要看你个人对善恶理解,和别人对错的认可是否正确!

那正心就是下面紧跟着的环节!心里认可的对错,看法都是出自你想要的或者说喜爱,个人偏好,看中的事或物是对大家有好处,还是个人至上!(诚意)。注意,意念不是本能,喜爱一个东西或人,是你想要得到他!有了这个念头,才会有思绪和手段,接下来是抢劫,购买,还是忍住不买的选择!像中庸里讲的未发和已发问题!在没看到它(人或物)前,未发,看到后会产生好恶情绪是发!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未发是中,是本,就是明明德;已发是和,是道,就是大学之道。

而诚意就是这一个发和不发的过程!然后怎么诚意就是致知!

格物!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再看他理解的物格: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他格物和致知其实是一样的!格物他说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是吾心所知无不尽!实践派的王阳明,有个格竹子的故事,吐血结尾!其实我们想想也不靠谱,都格尽了,知尽了,还要修啥身?格的尽吗?原子?中子?夸克?波?我们都是波组成,看到的都是虚的,不看他都不存在?宇宙很大,还有多元宇宙,平行宇宙!忽然还跑出个发型不一样的我!这辈子咱还怎么做事!等你七老八十了还在格物!饭没法吃了!我要先知道饭怎么会吃了不中毒,谷子怎么就突突突往上长,不会往下钻?

其实上面每一步都在正心,心态都已端正了,就探寻这心态下该学的知识,然后用这知识去实践,回馈所学是否合理合法,利人又利己就是致知!

这就是从格物--致知--格物--物格--知至的过程!然后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升华!因为路径选择对了!成功在坚持努力下是必然的!从平天下--格物是一个认知过程,物格--天下平是反馈过程!

这就是我对这俩句话的理解!举列不当,表达不清还请见谅!随着字数和文章的进度!应该慢慢会成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