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思想在我国哲学发展体系里面,普遍得到认可,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推崇中庸思想。
为什么我国哲学发展体系里,“中庸”二字得到认可和发展?这里边有其必然的因素。
中庸思想的得来,并不是与生俱来中庸思想在我国生根发芽,得益于我国的独特的生产方式。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基本以农业为主,又因为农耕跟自然规律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当时的人们无形中受到了日月运行、四时相继的启发,进而逐渐产生了类似《易传》所说的这些思想:“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
再比如《系辞传下》也有类似的语句“日盈则昃,月盈则食。”
甚至,《丰卦.彖辞》直接把这些规律称之为“复”,它是这么说的“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这些思想都有一个特点,即,正负均衡、阴阳交替。正如黑格尔说的那样“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后人把这种思想概括为“中庸”,它的核心理念是,凡事都有两个极端,当事情发展到一个极端,就会向另一个极端发展。
所以,古人也用“中庸”的现象告诫世人,做人要“中庸”,不可极端,如若不然,你会在两个极端中来回转换,物极必反,最后一事无成。
之后,人们开始根据中庸理论,道家思想流派总结出具体的生活方法是这样的: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
而儒家也是认可中庸思想的,儒家认为,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人的健康就得以保障。
就这样,中庸思想在道家、儒家这两家主流思想派系的推崇下,得到了健康发展。
所以中国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学习如何做一个中庸的人,做事和做人都讲究中庸之道,所以中庸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受用和受欢迎。
中庸为何得到各个思想流派的认可和推荐?中庸思想得到了道家和儒家各个思想流派的支持和推荐,表明了中庸思想有其过人之处,其中一定隐藏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些规律。
前面文章说过,中庸思想是在农业社会的生产模式下自然产生的,它符合了当时生产活动的思维习惯,所以一直被发展、保存了下来。
但是,中庸思想的发展,它的伟大之处不仅仅是符合了当时生产惯性思维,还符合了科学研究的思维,它很大程度地概括了自然科学的规律。
如果你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发现的冷却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实验物理学家库仑的库仑定律,科学巨人爱因斯坦的引力场理论等诸多科学规律中都有中庸哲学思想的缩影。
还有一个科学理论跟中庸思想是非常吻合的,物理学中的“熵增加”规律。“熵增加”定律的含义是这样的:熵是在一个热力学过程中当温度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热量与温度比值的极限。
这个理论跟中庸思想是极为接近的,都在阐述两个极端无限接近极限的现象,“熵增加”规律为中庸哲学思想的正确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事实与科学依据。
中庸哲学也使“熵增加”规律更具内涵性和广泛性。因为中庸思想把这个概念放大到了整个宇宙和人的思想,不仅仅物质有这样的规律,人的思想和行为也遵从这样的规律。
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文明智慧是有多强大了。它不仅仅引导人类进行正确的方向发展,还暗藏着非常高深的科学底层逻辑。所以中庸思想,经过几年前的洗礼,各大哲学流派,都对它保持敬意。这就是我国古代文明的伟大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