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礼崇尚往来。施人恩惠却收不到回报,是不合礼的;别人施恩惠于已,却没有报答,也不合礼。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不可只知其优点,而不知其缺点;对于自己所憎恶的人,不可只知其缺点,而不知其优点。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礼记·祭义》自己不说对人无礼、中伤的话,别人就不会以忿怒怨恨的话伤及自己。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从最隐蔽、最细微的言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所以,君子要学会在一人独处时也要小心谨慎。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傲慢之心不可产生,欲望不可放纵无拘,志气不可自满,享乐不可无度。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一等是不打骂侮辱父母,对他们好,再下一等的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有那样的言论,却没有那样的行为,是君子的就应当感到羞耻。瑕不掩瑜、瑜不掩瑕——《礼记·聘义》既不因其优点而掩盖其缺点,也不因其缺点而掩盖其优点。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志才能端正;心志端正后才能修养身心;身心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天下太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根据收入的多少,确定开支的限度。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如果孝子对父母有深深的爱戴,心中就必然充满和顺之气;·心中充满和顺之气,脸上就一定会表现为和颜悦色;脸上有和颜悦色,则整个人的态度必定委婉柔顺。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如果不喜欢这种技艺,就不能心情愉悦地去学习它。说明只有具有兴趣,才能主动去学习。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一切活着的东西都要死去,死后其体魄必然归土,这就叫鬼。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创造财富有一条原则:生产财富的人多,耗用财富的人少;管理财富的人勤快,使用财富的人适度;这样,财富就会长久地保持充足了。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则身体安适舒泰。举大事,必慎其终始——《礼记·文王世子》做大的事业或比较大的事情,从头到尾都要谨慎,避免因疏忽大意而出错。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古人治理国家,总把关爱民众作为第一大事。指爱民是治国的先决条件。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礼记·中庸》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当老师的,以事例教导学生使他得到道德上的启发。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礼记·王制》国家的物资储备,不够九年用就是不富足,不够六年用就会告急,不够三年用就不成为国家了。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曲礼上》对于杀父的仇人,作儿子的必须与他拚个死活,什么时候杀了他什么时候才算罢休。对于杀害兄弟的仇人,要随时携带武器,遇见就杀。对于杀害朋友的仇人,如果他不逃到别国去,见即杀之。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是先学习缝制皮衣;好的射手的儿子,一定是先学会用竹条编制器具。比喻学习一定要由浅入深。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三年耕,必有一年之食;九年耕,必有三年之食。——《礼记·王制》耕种三年,一定要有一年的余粮。耕种九年,一定要有三年的余粮。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礼记·哀公问》政治就是为社会做好一个榜样,当政者是正的,下面的老百姓也会起而效法。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第四十九》君子思考问题要克服感情用事,考虑好再行动,论证后才去做。行动必须考虑符合计划,符合计划后必须考虑经得起检验,考虑经得起检验必须考虑到不会出现后悔的话,就可以说是谨慎了。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言谈时必须有中心思想;行动时必须有法则;与人亲近必须有正确的方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8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