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贵有自知之明,你真懂其中含义么共勉

美国上将艾森豪威尔还是士兵的时候,有一天,一个军官前来查岗,突然看见艾森豪威尔戴的帽子很大,大得都快把他自己的眼睛给遮住了。于是军官便问:“你的帽子怎么这么大呀?”艾森豪威尔答:“不是我的帽子太大,而是我的头太小了。”军官又问:“头太小不就是帽子太大了吗?”艾森豪威尔接着回答说:“我母亲教导我,一个人如果遇上点什么,应该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的什么方面找问题。”这份主动了解自己的思维让军官对他赞叹不已,也正是这份思维让其一步步成为了五星上将,最终成功登上总统宝座。自知之人会主动反思自己的问题,并愿意承认自己的不足,这是一种了不起的人生态度。《吕氏春秋》有言:“知不知,上矣;过者之患,不知而自以为知。”认识到自己有所不知,是高明的人;而那些犯错之人的最大弊病,就在于本身不知却自以为什么都知道。老祖宗告诉我们,“人贵有自知之明”,之所以“贵”,大抵是因为大部分人都是自负而不知收敛,自卑而不知鼓气,非左即右,有失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事实证明,既能客观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正确对待自身的缺点,方为真正的自知和实事求是,才能对症下药,成就更完善的自我。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在于知道自己的不足。保持一颗自省,开放的心,才能拥抱更多可能,收获成长。但凡事矫枉过正,如果过度自省,只看到自己身上的不足和缺憾,而自怨自艾,妄自菲薄,就难以走出桎梏,迈步向前。而过度自信或自负,一味地沉溺于自己的美好幻象中,只看到自己的好,看不到、见不得别人身上的闪光点,也同样可悲。极度自信或者叫自恋者,极度不自信或者叫自卑者,如果遭遇,会擦出什么火花?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从小求全责备,谨小慎微的你,说话做事都要思虑再三,考虑别人的感受,怕别人不喜欢,最后选择了最保守的,别人不反感的赞美之词。可惜对方没有那可善解人意的心,读不懂你的弦外之音和意味深长,倒反过来攻击你那小心翼翼隐藏得很好的低自尊。有些人确实活得很自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感受,自己开心就行,但在玻璃心,低自我的人面前,却在无形中扔下了语言炸弹。“你的腿好细啊”“是啊,哪像你,那么肥壮”你能说出自己身上的十个优点么?”她挑衅道。我迟疑了,心里盘算着那些身边同事朋友和家人夸我的种种,不是没有,而是我并不觉得算是心理认同的所谓优点,又或者说是对“优点”的定义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才算是优点吧”,我暗忖道。还在迟疑,她就放马过来,“就知道你说不出来,我的优点能说出来很多!”对着镜子,自我陶醉地欣赏“我是最棒的,我的头发、眉毛、鼻子、耳朵都是这么的完美”顿时,脆弱的心理,残留的自尊,谦卑的骄傲被一万条草泥马奔腾而过,碾压成了渣渣,何苦呢?本以为是前来拯救我,给予我成长的一次促膝灵魂夜谈,却没成想变成了精神屠宰场,我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而我原本在那个“你喜欢你自己么?”这个荡起心灵涟漪的小石子之后,是打破囹圄,重获新生,结果却血迹斑斑。我伤不起,因为我低自尊,低人格,太会讨好别人,忽略自己,如此周而复始。黑暗中舔舐伤口,自我疗伤数日后,终于看破:既然你是你,我是我,谁也改变不了谁,那就桥归桥,路归路吧,两不相欠。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不用把所有人都请进生命,甚至还奢望交个朋友,即便你再孤独,多么需要陪伴,因为有些人碰到一起,真的就是灾难。每个人一生遇到的人,总是偶然中带着必然,总会教会你一些道理,我是抱着这个心态敞开胸怀的,结果却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咎由自取”。但至少,自我满足感不要建立在碾压别人的基础上,这是为人的基本道义,不是吗?这次的教训太惨烈,我会记住。“自知者英,自胜者雄”。能客观、公正、完整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已难能可贵,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战胜不足,完善自我就更了不起了。别太高估自己,低估别人,反之,别太低估自己,也别太抬高别人。有种朋友叫损友,让你感觉自己很糟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一样的人,真的没必要有交集,就像飞鸟和鱼,天与地。分享给大家,共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9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