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之中庸,处世之道的宝典,和你想象

刘军连现在哪里就诊 http://m.39.net/news/a_9360702.html

大多数人看到《中庸》很“头疼”,因为存在一个“庸”字。这个“庸”让我们想到“平庸”让我们想到“庸俗”,记得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题就是“拒绝平庸”。可这里的“庸”是“不作为”的意思吗?很显然并不是,这里应当为“不偏不倚”的意思,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合适”。

想要把事情做到“合适”点,所需要花费的心力非常多,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就能够办到,这需要“知”的功夫也需要“行”的功夫。所以《中庸》这篇文章才会出现,就是想让大家明白其中的“道理”。首先人得对周边事物进行“理知”,理知的过程就是理解周边事物的定义、概念以及内在的规律,唯有对这些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找出事物间存在一般规律,才能够找到那个“合适”点,进而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实践证实这个“合适点”是正确且合理的,如此人的思想和行为才能够“不偏不倚”,才能够把《中庸》的精神完全发挥出来。

朱熹对《中庸》有很好地解读,他的一篇《中庸章句序》就很贴切的解释了一些概念。首先他说《中庸》为何而作?以我的眼观来看,作者写出好的文章,那么此篇文章必然是联系当前的社会,是作者对这个社会的总结,把生活中的规律规则具体化,采用文字的形式把之记录下来,把社会中的“道”记录到“文字”里,这样一来后人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能够发现当时那个社会的“道”,与自己眼下社会形势进行对比,看看“此道”和“彼道”有何差距,有何联系,进而“调整”“领悟”“认知”“完善”利于自己的生活。

《中庸》的作者是“子思”,他担忧“道”的学问失传,于是写了这些文字,把关于“道”的学问表述出来,留给后人借鉴。那何为“道”呢?老子《道德经》里面解释得很清楚,但这里从《中庸》这篇文章章加以解释。所谓“道”便是上古智者观察天地万物的变化活动从而总结出的至极之理,也就是宇宙的普遍规律,把之称为“道”,并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各自的“道统”。儒家有儒家的“道统”,道家有道家的“道统”,佛教有佛教的“道统”。这是啊金各个地方的文化思想学问都是对“道”的解释,只是切入点不同,所形成了各自的体系。

这部经典中有这样一句话“允执厥中”,这是尧传位给舜时说的话;舜传位给禹时又加了三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可以说是整个《中庸》最核心的含义了。尧帝说的是“核心”,舜帝加上三句把前因后果联系起来解释清楚,只有明了前因后果,对“道”的理解才能达到精微的程度。

这里最终发展为王阳明的“心学”,对“道”的认知来源于自己“心”里。但人为什么无法达到合理的状态,不能“允执厥中”,具体的原因正是人对“心”的认知有“人”和“道”的分别。从“形”和“气”两个角度进行认知,有人从事物表面进行分析探讨,得到一种答案;有人从事物本质进行分析探讨,得到另一种答案。表面是欲望层面上的分析,本质是“理性”层面上的分析,两者共存于一身,但若知晓“允执厥中”便可用“道心”去驾驭“人心”,这样欲望会变得“安宁”且“合理”,“道心”虽隐蔽但会更显著,人在动静间的言行也就“合情合理”了,这便是《中庸》之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