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教育走向的五位教育思想家合集

美丽的黄皮肤爱心援助工程 http://news.39.net/bjzkhbzy/181017/6587181.html

序言:

教育家,中国词典释义为通过亲力亲为的教育实践创造出重大教育业绩,对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是一个用于描述高层次杰出教育人才的概念。

思想家,中国词典释义为对各层面的学术都有广泛研究或其思想足以建立出一个思想体系的人(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的研究范围都非常广泛,包括宗教、哲学、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法学等;某些思想家甚至还会牵涉到军事理论、生物学、宇宙学等。

两者得出交集,今天给大家盘点影响中国教育走向的教育思想家主要有以下五人:

一、私塾教育开创者——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二、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倡导者——汉代名儒董仲舒;三、白鹿洞、岳麓书院重建者——南宋理学家朱熹;四、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五、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近代新式教育倡导者康有为;

01私塾教育开创者——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孔子像

孔子(公元前年9月28日-公元前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今河南),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三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教育作用——人天赋素质相近,都可通过学习获得成功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

有教无类

2.明确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

孔子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提出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孔子发现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统一要求和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主张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对学生进行准确的评价,并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

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教育家。孔子反对机械学习,提倡启发式教学。

(3)学思行并重。“学而知之”是孔子进行教学的主导思想,学是求知的途径,也是唯一方法。孔子还强调学习知识要“学以致用”,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行才是终极目的,行比学更重要。由学到思到行,是孔子探索的学习过程。

(4)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孔子认为教学需要师生配合协作,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求学生具有好学、乐学的态度,不耻下问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4.教学内容

《诗》、《书》、《礼》、《乐》、《易》、《春秋》

5.教学特点——重视文事、人事、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

(1)重视文事,虽然要求从政需要文武兼备,但整体偏向文事。

(2)重视社会人事,不宣传宗教迷信思想。这也是中国古代非宗教性教育传统的开端。

(3)轻视科技和生产劳动。他要培养的是从政人才,而非从事农、工业的劳动者,因此不强调学习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

6.明确道德教育原则——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

孔子主张以“礼”为道德规范,以“仁”为最高道德准则,“仁”也是他学说的中心思想。孔子认为“仁”的实行最重要的两项就是“孝”与“忠”。孔子还特别提出了一些道德教育原则,主要有:

(1)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向的确立与坚持,取决于个人的信仰与自觉努力,孔子教育学生要有志向,并坚持自己的志向。

(2)克己。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孔子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即“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

(3)力行。“言必行,行必果”,孔子提倡言行一致,孔子重视行,就是重视道德实践。“力行近乎仁”,孔子认为努力按照规范实践的人接近于仁德,行动表现人的道德水平。

(4)中庸。孔子认为待人处事都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动都要中道而行,做到恰到好处,正如子曰:“过犹不及”。

(5)内省。内省是修养的方法之一,内省是将日常所做的事,依靠自觉进行反思。

(6)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勇于改正,改正错误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别人的忠告和批评,能够帮助自己提高修养。

7、对教师的要求

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综上所述,孔子将一生的教育经验积累成丰富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对教育的社会作用和个人作用的肯定,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教无类”的教育对象关,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的潮流;他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独到见解,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启示;他还为人们总结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成为教育史上一笔巨大的财富。

但是,由于受到历史时代的限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能超过封建思想的界限,其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不可能具有完全的民主性。而且,在他的思想中明显地透露出他对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的鄙视,这从他的教育内容中可以看出来。因此,我们在宣传孔子积极思想的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思想的局限性,扬长避短。

02国立最高学府太学倡导者——汉代名儒董仲舒

董仲舒像

董仲舒(公元前年-前年),广川(河北省景县西南部,景县、故城、枣强三县交界处)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他提出了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其后,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10年;元朔四年(前),任胶西王刘端国相,4年后辞职回家,著书写作。这以后,朝廷每有大事商议,皇帝即会下令使者和廷尉前去董家问他的建议,表明董仲舒仍受汉武帝尊重。

董仲舒一生历经三朝,度过了西汉王朝的极盛时期,公元前年病故,享年约75岁。死后得武帝眷顾,被赐葬于长安下马陵。

董仲舒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上书汉武帝《对贤良策》中的三大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汉初宽松的文教政策,虽然为各学派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但各学派之间相互争雄,势必会影响政治思想的稳定。这被董仲舒等有识之士所察觉,董仲舒从《春秋》大一统思想出发,论证了儒家思想应当在封建政治中占独一无二的统治地位。

(2)“兴太学以养士”。为了保证封建统治思想的高度统一,也为了改变统治人才短缺的现状,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兴太学以养士”的建议。兴办太学,政府掌握教育大权,决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整齐学术,促进儒术独尊的重要手段之一。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为了解决汉初选拔和使用人才中的弊病,董仲舒主张加强选举,合理任用人才,并提出了一套严格的选士方案。

根据董仲舒的建议,汉武帝做出了如下措施:

①设置五经博士;

②兴办太学;

③完全确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的确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年)。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汉察举制

2.“性三品”学说及对教育功用的阐述

(1)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基础,他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

天有阴阳,人也相应的具有性和情两种成分,性属阳,为仁、为善;情属阴,为贪、为恶。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人的善性,而应当通过教育,使其发展成为人的善性。可见,董仲舒认为人性中兼有善恶两种因素,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展人性,使人成为善人。

(2)董仲舒认为教育的任务是由“承天意”的帝王来承担的,由此可见,他认为教育是王者的权利,以此来确立君王的绝对权威。他还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①“圣人之性”就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

②“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是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通过刑法来处置他们。

③“中民之性”即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需要通过帝王的教化才能使之成为“善。

(3)董仲舒关于人性和教育作用的学说,立足于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的,也是其“任德教而不任刑法”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和惩罚所谓恶人的余地,因此他的思想有时代局限性。

春秋

董仲舒作品《春秋繁露》

3.“三纲五常”德育内容与其对应的德育原则与方法

(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括。董仲舒要求人们要心正意诚,对封建国家的利益原则的追求要高于个人对利益的追求。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之上的,体现出对个人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了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对他人价值和权利的尊重,这实际上是对儒家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扬。

(3)“必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要做到“仁”与“智”的统一,特别强调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

(4)“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行就会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

综上所述,董仲舒对中国官方太学的设立居功至伟,不但指明了官方办学的重要性,还指出的官方办学的教学内容、教学共用。董仲舒强调,德教是立政之本,虽然也主张道德教化与刑罚并重,但他还是建议应当以教化为本为主,刑罚为末为辅。以教化作为实现仁政德治的手段,也是儒家思想的传统。

另外,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内容,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学者就提出了“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董仲舒又特别强调“君臣,父子,夫妇这三种关系,即“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将其提升为“五常之道”,对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思想的弊端,容易压制个性发展,后来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工具一面。

03白鹿洞、岳麓书院重建者——南宋理学家朱熹

朱熹像

朱熹(年10月18日-年4月23日),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淳熙六年(1年),朱熹知南康军,行视陂塘时,在樵夫的指点下找到白鹿洞书院的废址。经朱熹的竭力倡导,到淳熙七年三月,白鹿洞书院很快修复。朱熹在南康军任上,为白鹿洞书院殚精竭虑,不遗余力。

白鹿洞书院

他曾自兼洞主,延请名师,充实图书,还请皇帝勅额,赐御书。还置办学田,供养贫穷学子,并亲自订立学规,即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白鹿洞书院教规》是世界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对教育目的、训练纲目、学习程序及修己治人道理,都一一作了明确的阐述和详细的规定,它不仅成为后续中国封建社会年书院办学的模式,而且为世界教育界瞩目,成为国内外教育家研究教育制度的重要课题。

绍熙五年(年),朱熹赴任湖南,改建、扩建了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空余时间亲自到此讲课,使岳麓书院成为南宋全国四大书院之一。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岳麓书院

朱熹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朱子读书法”,在教育史上影响深远

(1)循序渐进。朱熹对循序渐进的表述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读书要遵循篇章的顺序,不可颠倒;其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能力,量力而行,安排读书计划;最后,要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前进,不能急于求成。

(2)熟读精思。读书要反复阅读,不仅要能够背熟,还要对书中的内容了如指掌。熟读是精思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精义和思想真谛。

(3)虚心涵养。读书要以虚心的心态去领会圣贤的用心和寓意,来不得半点主观臆断和随意发挥。

(4)切已体察。读书不仅是要获得知识,寻求义理,还要落实到自我修养的提高,这也是儒家“求诸己”,讲究自律的思想体现。

(5)着紧用力。读书学习要抓紧,要努力。一旦进入学习阶段,绝不可放松,要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

(6)居敬持志。读书的关键还在于学者的志向及良好的心态。“敬”,就是端正态度,兢兢业业地做,可以说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读书也不例外:“持志”就是要有坚定的志向。

岳麓书院俯瞰

2.《白鹿洞书院揭示》

《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的思想,都曾在儒家典籍中出现过,朱熹将这些思想汇集起来,以学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较完整的书院教育理论体系,成为后世一般学校的学规范本和办学准则,使书院教育逐步走上制度化发展的轨道。《白鹿洞书院揭示》集中反映了书院的精神,对当时和以后的书院教育,而且对官学教育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贡献不可低估。

(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亲为教育目的;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为治学顺序;

(3)言忠信,行笃敬;惩忿室欲,迁善改过”为修身之要;

(4)“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处事之要;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接物之要。

朱熹塑像

3.朱熹的小学、大学教育思想

朱熹在总结前人的教育经验和自己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之上,基于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初步了解,将一个人的教育分成“小学”和“大学”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并提出了相应的任务、内容和方法。

(1)小学:学生8岁入小学。在教育任务上,朱熹认为小学教育的任务是“圣贤坯璞”

是打基础的阶段,必须要抓紧,抓好。在教育内容上,以“学事”为主,知识力求浅近、具体,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到基础的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和生长发育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教育方法上,一来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来要求形象生动,激发兴趣;三来首创《须知》《学规》的形式来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

(2)大学:学生15岁入大学,主要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在教育内容上,大学的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提出要“明理”,要在“坯璞”的基础之上“加光饰,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在教育方法上,注重自学,并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交流。

综上所述,虽然朱熹的教育思想中有浓厚的理学倾向,客观唯心主义色彩浓厚,但是其对教育作用的重视是值得肯定的,而且,对小学和大学的划分,是对教育史的重要贡献,并为各个阶段整理了相应的教材,可以说是教育史上一个极大的贡献,《四书章句集注》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占有重要地位,甚至超过了《五经》,这也反映了朱熹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另外,他的“朱子读书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示,在教育史上流传甚广。

04心学集大成者——明代哲学家王阳明

王阳明像

王守仁(年10月31日-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书法家兼军事家、教育家,心学集大成者弘治十二年(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封爵新建伯,隆庆时追赠侯爵。

万历十二年(年),在王守仁逝世后五十四年,王守仁从祀孔庙,王守仁是,王守仁的从祀,表明王阳明心学最终得到了官方的认可。王阳明心学后来还传入了日本、朝鲜等国。其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其文章博大昌达,行墨间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思想

明代教育家王守仁特别重视儿童教育,并且对于儿童教育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1)揭露和批判了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及儿童的身心特点,将儿童视为“小大人”是致命的弱点。传统儿童教育抑制了儿童的个性发展,视儿童为囚犯,学校为监狱。

(2)主张儿童教育要顺应儿童的性情。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尊重儿童的兴趣,对待他们要像对待小树苗一样,给予他们春风细雨般的呵护,趋向鼓舞学生。

(3)教育方法:主张采用“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即以“启发、诱导、讽劝”的教育方法代替传统的“督”、“责”、“罚”的教育方法。

(4)教育内容:发挥各门课程多方面的作用。诗歌、读书、习礼等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应当加以综合运用。

(5)程序:主张动静搭配,体脑并用,精心安排课程,使学生既能受到道德熏陶,而且能学到知识,锻炼身体。

(6)教学原则:提出“随人分限所及”,教学要量力而行,盈科而进,因材施教。

尽管王守仁进行儿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灌输封建伦理道德,但是他开始主张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性情,依照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使儿童在德智体美多方面都得到发展,反应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

古代私塾学习

2.王阳明“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思想。

(1)王阳明认为儿童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处在发展的过程之中,并且“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教学必须要注意到这一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就对这种程度进行教学。他将这种量力施教的思想称为“随人分限所及”。

(2)“分限”即人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界限。首先,不顾及儿童的实际接受能力,灌输高深的知识给他们,就如同将一桶水浇在幼苗上,毫无益处;其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最后,教学要留有余地,顺应儿童的性情,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不会因为学习艰苦而厌学。

总之,“随人分限所及”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要因材施教,施教分量内容以及方法,都要因人而异;第二,对于每个人来说,要循序渐进,施教分量和内容要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基础,在“分限”内恰到好处地施教。

可见,王守仁的这一思想承认个人的差异,承认教育的作用,并将教育同受教育者的心理特征结合了起来。“一生俯首拜阳明”是对王阳明教育及哲学思想最高的评价。

05五、鳏寡孤独皆有所养——近代新式教育倡导者康有为

康有为

梁启超(年2月23日—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

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康有为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康有为《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大同书》

(1)《大同书》是康有为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书中描述了一个“大同”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根除愚昧无知,教育昌盛,文化繁荣,没有阶级,没有国家,没有家庭的社会,在大同社会中,儿童的抚养和教育都由社会承担。

(2)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述了一个前后衔接的完整的教育体系,包括人本院,育婴院,慈幼院,小学院,中学院,大学院。实行“公养”“公教”的制度,每个人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并且皆为公费。重视学龄前教育,主张男女教育平等,要求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等。

(3)具体设想教育蓝图,如下:

①儿童未出生,其母进入人本院,接受胎教;

②婴儿六个月后,进入育婴院,三岁后,进入慈幼院,接受学前教育;

③儿童六岁到十一岁,进入小学院,接受初等教育;

④十一岁到十五岁,进入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⑤十六岁到二十岁,进入大学院,接受高等教育;

康有为对每个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都做了详细的描述,主张男女教育平等,对儿童实行“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提出了许多可贵的见解,但是《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的观念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和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综合体,具有明显的未来乌托邦色彩。

2.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贡献

(1)他认为历史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根据他的“三世说”,认为中国应该由封建主义的君主专制制度向资本主义性质的君主立宪制度转化,转化的关键是变法,变法的第一步在于教育。他强调教育在富国强民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善恶,这是继承了孔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思想。

(2)主张废除八股,变革科举。他认为当时的科举制度立法过严,束缚了士子的思想,闭塞了民众的心智。认为文试应当以中国的文学、策论、西方科学来代替章法古训,武试则应当以武备学校来培养人才。为了打破以科举和八股为中心的旧教育体制,他还提倡派留学生、译西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知识。

(3)主张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康有为认为,只有遍设各学,才能才艺足用,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他曾介绍欧美日的兴学情况,认为具体的措施是由皇帝下诏,遍令省、府、县、乡兴学,在北京设立京师大学堂,还主张设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

(4)撰写了《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公平的现象,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他还在书中论述了他设想的理想学制,并强调这一制度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享受的,而且皆为公费。

总之,康有为代表的维新派要求打破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要求参与政权,实现君主立宪。为此,他们努力注入西方资产阶级的伦理道德观念,用一些民主的思想观点,来反对封建专制思想,尤其是君权思想。他们主张学习西学,包括西方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批评“宋学议理”,“汉学考据”和“词章之学”,认为这些封建统治者推崇的“中学”无实无用,只能培养“俗儒”和“鄙夫。维新派认为,欲救中国,必先开民智,培养人才,这就要求废除八股,变革科举,建立资本主义教育体系。维新派根据资本主义教育制度,提出在中国建立学校体系的主张,对于变革封建官学、私学和书院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结语:历时一周的影响中国教育走向的五位教育思想家思想整理归纳终于告一段落,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生,逆之则亡。我们可以看到从古至今中国教育一脉相承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教育要尊重客观规律,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发展,我们国家、我们中华民族要发展,就必需要强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永葆民族的先进性,才不会重蹈近代的耻辱。生在华夏,为国家、为民族尽绵薄之力,当时吾辈国人的毕生追求。

注:本系列文章源自百度百科及《中国教育思想史》整理归纳提取而得,不到之处,敬请诸位读者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