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八五达道,三达德,以及治国九经的

自媒体短视频运营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9335.html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天下之事,用这五个方面足以概括了。达道就是立己达人之道。都包括。能保证这五个方面通行的,实行的,有三个内容要重视。比如君臣,古时是君臣,现在可以是上下级同事啊等等。父子这个不变,师生也看做父子关系。七大姑八大姨都包括父子关系之中,夫妇也不变。昆弟就是亲戚兄弟之间。朋友就是社会中的人的交往。做到这五点,就可以通晓立己达人之道了。这五点,其中一点是单位,家里包括三点,还有一点可以说是和社会人的交往。基本概括人事的各个方面了。

道字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三达德。如何做到立己达人之道呢,也就是达于君子之道呢。做到这三点就可以了。其中,仁是本,修的是这个,涵养的也是这个,固执的也是这个,行的也是这个,所以依于仁行于仁。

知,包括智慧和识见。比如如何知人,知天。知人比如亲疏,长幼,是同事,还是上下级,或者是朋友,知人之差别所在,就属于知人,知人做到了,礼就会生。朋友交往的礼节,同事交往的礼节,上下级的礼节,等等就会运用了。知天属于智慧,悟性,是关于性与天道的部分。天人逻辑在哪里,如何从天道转化为人道等等。比如天之性命,人之性命。何谓中,何谓和,何谓中节,何谓仁,何谓至善,何谓诚意正心,何谓慎独,何谓修省,何谓格物等等。都属于智。但无论如何智,都要围绕这个仁展开,这才是真知。是如何修仁,行仁的。

勇,保证修仁行仁的。比如勇于反省,勇于慎独,勇于格物,勇于行仁。不退缩,不掉链子,不犹豫,象乾卦一样,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勇这点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人有情欲,容易有退缩心,犹豫心,摇摆心,畏难心,无耐心,所以需要勇来保证。清楚这些个道理,就好翻译了。

仁智勇是达德的三件法宝,实践中,要一以贯之。有人生而知之,有人学而知之,有人困而知之,但无论是哪种知之,其所知只有一个,那就是仁,修仁行仁,存养仁,固执仁。

这是讲智。有差别。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也很好了,勤奋点就是了。下愚不可移,最差。

行牵涉到勇,有的人安然而行,

有的人顺势而行,有的人勉强而行,但无论是如何行,行的都是仁。行,则勇在其中。

所以,孔子说了,善于学习的人就接近智了,亲力亲为从己出发,从心出发就接近仁了,知晓自己的缺点所在就近乎勇了。知晓这三点,以及三者的逻辑关系,就可以去修身了。知晓自己修身是如何做到的,就可以用修身的办法对待处理和他人的交往,知道如何和他人交往,也就知晓如何治理国家天下了。

这里孔子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九字之则专门拿出来,强调其中的一以贯之之道。那就是仁智勇在其中。做到仁智勇,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做到了,强调仁智勇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这九个字用三个字概括,就是仁智勇。这三个字始终贯彻于这九个字之中。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治国之道很简单,做到这九条法则就可以了。实际上,治国治天下如此,和人相处,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如此,比如在私企,在国企,在协会,在组织都是如此。

第一条首要的是修身。这是根本。自己先要有这个修身立己的功夫,余下的八条定则才能成立。修身不成立,其余八条无从谈起。以上对下,就是尊贤,以下对上就是尊长。君尊臣,臣敬君。老板爱护员工,员工尊敬老板。亲亲就是齐家之道,行孝悌,仁爱,夫妻则敬重彼此。尊贤是侧重于才能,敬大臣是侧重于大臣人格。大臣代表之味,君尊重的是大臣之职位,也就是礼生。体群臣,是讲体恤关心关怀,这和位无关,是情感上的。不管是谁,只要是自己的臣子,自己的员工,都要关心,关爱,体恤。子庶民,就是爱民如子,这和体群臣一样的道理。

要爱护自己的百姓,要让百姓安居乐业。来百工,就是讲善于吸引招聘各种人才,各个专业的人才,让他们人尽其才,让他们能愿意来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公司办事。实际上,一个国家的兴盛强大与否,与重视人才的程度息息相关。越给人才创造发展的空间,越能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不但要给发展的空间,还要有物质关爱和精神关怀。柔远人,就是以德怀柔远方百姓,百姓愿意到自己的国家生活定居。

怀诸侯,是讲以德把诸侯团结在一起,不让他们有二心。让诸侯遵守天子政令。

可以说,治理国家的法则做到这九条就能治理很好。当然,这是建立在君主修身的基础上的,现在人不知修身,不懂修身,所以不能以德治国,只能依法治国。让法律约束人的贪欲。若是能做到以德治国,根本不用法,这是上治。国家如此,公司也是如此。德的正向作用远远大于法。前提是领导要有君子之道。

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这是讲为何要做到这九条定则。修身则道立。修身做到了,自然能尊道而行,道能生养万物,尊道自然能治理国家。修身的目的就是体道,尊道,行道。不修身是做不到的,因为人有情欲,容易被各种利益左右诱惑,不容易遵道而行的。

尊贤则不惑。尊重贤能之人,则做事不会迷惑。比如如何外交,如何发展经济,如何国强民富,如何提高百姓生活水准,这都需要贤能之人。

亲亲主要是齐家之道。是大后方,后方稳定,才能安心出来做事。所谓家和万事兴。诸父昆弟不怨恨,无不满。敬大臣则不眩,是说君主持有敬大臣之心,则自己就不会唯我独尊,狂妄自大,独断专行。狂妄自大就容易陷入晕眩境地,自我感觉良好。能体恤群臣,则群臣自然心甘情愿为君所用,所谓士为知己者死。

视民如子,则百姓容易劝服,容易治理,政令也能得到贯彻。来百工就能搞活经济,发展生产力。自然财富就有增长。百工包括商业,也包括制造业,加工业,种植业,服务业等。以德怀柔远方百姓,则百姓就会归顺。百姓都喜欢有德的国家治理,能感到公平公正正义。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百姓在乎的就是这个,谁做到了,百姓就愿意去谁那里生活。怀诸侯,以德管理诸侯,恩威并施,则诸侯自然不敢有所二心了。

其中,修身是纲,其它八条是目。纲举目张。一以贯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