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以为是说要和邻里之间搞好关系,读完之后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这里面的“里”,应该是内核的意思,就是说“仁”是儒家的一个精神内核。 其实和邻里也不能说没有关系。“仁”字写出来是两个人,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个人的修养。能好人,能恶人,是仁的真诚,当然修养到了,“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从体用的角度来说,修养自身是体,待人接物是用。可以由表及里,也可以由内而外。 中国的哲学,一直都是二元的。阴阳、表里、动静、性情等等,所以孔子的再传子思子,才会写一部《中庸》。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总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的。 里仁,内部保持仁的修养,外在的行为,就可以用曾子的话: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自己对别人的事情,尽心尽力,别人为自己做事,可以放低标准。看起来好像是吃亏了,长远来看,德不孤,必有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