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简缁衣是子思作周易的间接证据

《缁衣》一书是子思写的。

《周易》也是。

间接的证据,就是郭店楚简中的《缁衣》。

不妨细品。

一、子思作《缁衣》

子思的作品集,原名《子思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子思子》二十三篇,未题篇目。

《隋书·经籍志三》则称“《子思子》七卷”

具体《子思子》里面有什么篇目?

《隋书.音乐志上》引梁人沈约说:

“《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

据学者考证,《文选注》所引《子思子》有合于《缁衣》者一条;《太平御览》所引《子思子》有合于《缁衣》者二条,可知《缁衣》确实是子思作品。

二、《缁衣》和《周易》

《缁衣》引用了很多《诗经》和《尚书》里面的名句。

这是孔子开始就有的传统。

在传世本《缁衣》的最后一句,引用了《周易》的句子。

《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在子思所作的《表记》和《坊记》里面,也都出现了引用《周易》的句子。

如果子思本人写了《周易》,他怎么会自己当成诗书这样的经典来引用呢。

楚简《缁衣》面世之后,真相大白:

原来子思所作的《缁衣》原文里面,诗书的引用都是有的,唯独没有引用《周易》。

《论语》里面孔子也引用了这个句子,同样也没有说这是出自《周易》。

三、一点猜测

从传世本《缁衣》和楚简《缁衣》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趋势:

子思之后,他的门人弟子开始把《周易》的内容当成和《诗经》、《尚书》同样的经典,加入了子思的著作中加以引用,比如《坊记》、《表记》和《缁衣》,这些明确的子思作品,都经过了这样的添加。

如果仔细探究,我们会发现不少引用的句子都是强行植入的,和上下文并不连贯。

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最晚在郭店楚简的战国中期,《周易》已经被子思学派的弟子们当成六经之一来传习,与诗书礼乐并列。

把《周易》神圣化和经典化,是推尊孔子这个大工程里的重点项目。

于是孔子读《周易》、注《周易》的传说由此而来。

按照荀子对子思的批判,子思必然是推尊《周易》的第一人。

只有身为孔子嫡孙的子思,才有资格说“夫子老而好易”,大量地引述孔子读易的各种说法,并声称:

“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