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年,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足以统帅五百辆战车的军队。”卫侯说:“我也知道他是个将才,然而苟变做官吏征税时吃了老百姓两个鸡蛋,所以我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人选人任官,就好比木匠使用木料,取其所长,弃其所短;一根合抱大树只有几尺朽烂之处,高明的工匠是不会扔掉它的。现在处在战国纷争之世,正要收罗英武人才,却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一员护国大将,这话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赶忙拜谢子思。
卫侯提出了一项不正确的计划,而大臣们却众口一词附和。子思对公丘懿子说,卫国真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君主没有做好君主的职责,大臣没有做好大臣的职责。君主自以为是,大臣们不提出自己的意见。更何况现在众人都在附和错误的见解。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沉溺于别人的赞扬声中,是很糊涂的;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阿谀奉承,是很谄媚的。君主糊涂而臣子谄媚,老百姓是不会同心同德的。长此以往,国家就将不国了。
子思对卫侯说,卫国将要一天不如一天了。国君发号施令自以为是,官员们没人敢指出错误;于是他们也对下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百姓也不敢有不同意见。君臣都傲横自得,下属又是一片颂扬逢迎,说好话的人青云直上,指出错误的人大祸临头,这样怎会有好结果!《诗经》所说的,都称自己是圣贤,就像乌鸦一样无法分辨出雌雄,不正像君主和大臣们吗?
未完待续
子思,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嫡孙、孔子之子孔鲤的儿子。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儒家五大圣人之一,被尊为“述圣。
子思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孟子求学于子思的门人,《孟子题辞》则称孟子是子思的学生。
子思在儒家学派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并由此对宋代理学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因此,北宋徽宗年间,子思被追封为“沂水侯”;元文宗至顺元年(公元年),又被追封为“述圣公”,后人由此而尊他为“述圣”,受儒教祭祀。
子思思想的代表作包括《子思子》《中庸》《孝经》。
现在回想起来,在工作、生活中总想凭一己之力将事情做好,希望证明自己的能力,结果常常是一意孤行,百密一疏事情也未必都顺利。长此以往,不自觉中自己给自己贴上了标签,圈子也会越来越窄。现在想来真是没必要做人做事如此辛苦,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觉得圆满才是真的圆满。
你有话说嘛?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