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桥这个世界,人人都有病

窄窄的一座桥,你在这边,我在那边。本以为是一见钟情,谁知道徒留一声叹息。

豆瓣高分指引下,最近刷了很火的《叹息桥》。

刚开始的三集着实无聊,加上对中年胡启源的莫名讨厌,导致差点弃剧。三集往后,该片渐入佳境,虽然结局烂尾,但不可否认仍是佳作一部。

首先要说,该片导演艺术品味好极了。

本身港片从不磨皮、加滤镜的真实质感,已比内地大批糊的满屏幕只剩眼睛鼻子的烂片看的舒服许多。加上港剧演员普遍在线的演技,很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

插一句,林保怡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演员。说他长得帅吧,那是在骂他,但一脸褶子的他,却越看越有魅力;说他演技超棒吧,其实好多时候他是不做表情的,但就是演什么像什么!

导演审美加持下,这部剧的细节有多良心就不用我多说了。

每个人物都对应了不同的布景及拍摄:

李子勇Thomas家整体是黑灰调,对应其深沉、压抑、密不透风的内心世界;胡启源和他妈家大面积白色,明净、纯洁、清雅的表象下,是精神洁癖的“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何乐儿Joyce家则是毫无风格的中庸调,一切按部就班,又中产又平庸;梁淑媛Catherine家有少量色彩点缀,窗户外还有绿植,她本人喜欢穿绿色衣服,可谓暗示了主人命运吧。

所有空间,不管是几个人的住处、办公室、还是餐厅,一样显得逼仄、狭小,再加上大量静止画面凸显了人物对话的阴郁,一举将全片的压抑氛围渲染到极致。

这里,人人都像提线木偶一般的生活,在命运的洪流里奔突交错、相遇无痕。抓不住的是幸福,留下的只有回忆。

压抑中,李子勇对小薇毫无保留的付出,像是一束亮光突然打了进来,把港剧特有的那种温馨、和谐表现的淋漓尽致。这种悲情与温暖的冲突,大概也只有港剧才做得出来!

还记得《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除了“傻大姐”金露露,每个人都没有好结局,但整部片子仍然是有笑有泪、特别真诚。这种感觉,只有港片才能给!

但导演火候还是差了点,最后一集彻底露馅。

前面积攒了那么多的期待,子勇、小薇、淑媛、乐儿、胡启源各方的戏剧冲突都已到达顶点,结局亟待来个大高潮收尾!但故事却止于一个二十年的误会等待,这个套路在以前的港剧中用了无数次,实在不新鲜。

观众早不是那一拨为车祸、癌症流眼泪的傻缺了,这里导演为悲情而悲情的结局显得特别不高明。李子勇坦白一切后,仍然强硬的来一个三方纠结的开放式结局,实在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思。

剧情结构上,导演采用了多视角叙述,这个技巧导演运用并不成熟。大量重复多余的重叠镜头,削弱了全剧的精致感,特别是最后一集,实在显得平平无奇。这种技巧,个人认为运用最好的是《告白》。

但是,还是要给导演一个大大的赞。至少这种尝试,客观上表达了立志让一部影片更有深度的觉悟。

效果显而易见,一部爱情八卦,最后展现了多种可能,看完后你不会执着于剧情,还会想想社会、人性、生存等等宏观命题,这种体验的产生,就足以体现这部剧的价值了。

至此,导演不仅塑造了一个很好的风格,还讲好了一个极佳的故事。故事叫做,人人都有病。

全剧初始,李子勇一系列的疑心病操作,让人觉得他是自私、冷漠、精神极度分裂的病态社会人。剧情往后推,你又发现,原来只是视角不同而已,他正常得很。那么,有病的是谁呢?

视角来到胡启源,看到他妈的一系列病态表现,又不得不怀疑这种小孩长大后会有心理问题。但他竟成了大家口中最正常不过的人,一个踏踏实实、被外界评价靠谱适婚的公务员。埋下伏笔!

直到淑媛儿子出现,再经历过一轮怀疑,才发现真正的精神病是她。神经的不能再神经质的绝症儿子,反正成为了全剧活的最没病、最通透的一个人,最终帮助父母脱离了深渊、完成救赎。

找出真正精神病者后,你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好。因为,人人看起来都有病,并没有什么不同。

导演把人生最无力、悲惨、狼狈不堪的一面彻底展现,撕碎压平给每一个观众看。

叹息桥,就像那波粒二象性,走过可以说幸福过,也可以说只有叹息。关乎选择,又与选择无关。

李子勇付出在想像中,为帮小薇还债被扣押比利时二十年,但最后却因为回不来得不到谅解,终究错失一生挚爱;

当他抱怨父亲在母亲病逝前,什么事情也不做的时候。父亲问,那时你在干什么?他回答,我在赚钱,替母亲治病。他父亲却告诉他,母亲只想多看你几眼。

小薇爱的小心翼翼,明明子勇一个电话就能奋不顾身,偏偏无法再勇敢一点说出心中所想。迟疑、犹豫、相互试探中,将彼此折腾的遍体鳞伤。

何乐儿活的按部就班,生怕一点差错就结不了婚,可结局却是家毁人亡。叹息桥上,李子勇问何乐儿:“你有没有很想做一件事?或是和一个人在一起过?”

乐儿答:“有啊,从小到大,我都有很多想法和想要的东西,往往我也能够很轻易的得到。但是得到了之后,我就会发现和自己想象有很大的分别。或者我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吧。”

胡启源成长的战战兢兢,在母亲的教育下,不出一丝差错的长到成年,终于成为一个有团队精神、有稳定收入和工作、好相处的优质结婚对象;

仿佛成年后的他彻底独立、摆脱了母亲,但殊不知结局早已摆好,他永远逃不脱母亲的那扇大门。

人人都在做选择,追求自己的价值观,给人生一个活着的意义。但是人人,都往意义的反方向,走的南辕北撤。越是想要什么,就越是掌握不到,这大概正是人生的真相。

生活把人逼疯,同时玩弄世人:你越是用力活、挣扎,它越是要玩你;你越是满不在乎,与世界为敌,宇宙都要来迁就你。

真正病了的钟佳俊,吃着过期罐头说:“不知为什么凡事都有一个保质期,本来只是一个参考数字,却让人吃的不安心。给你一个期限你就信吗?我也过期了,医生说我随时死,我现在还不是好好的。”

以人生苦短为信条的他,把每一天当做末日来活。为母亲的幸福,他争取过胡启源;为自己的幸福,他原谅了抛妻弃子的父亲。球场上,他和父亲撇着脚的姿势,一模一样!感慨无限。

活着的都病了,病着的却活了。人生真谛,又有几人能明了、能做到?

全剧最大的悲哀必须是胡启源。看似稳妥、恰当的人生背后,隐藏着一个控制欲极强的校长老母亲。母亲自以为是世界上对他最好的人,这种好最后像一座大山压垮了他,传导给外界。

他爱过淑媛、亦或是乐儿吗?我认为,有的。

但他不懂什么叫爱,他的爱很泛滥,只要有一丝光,便抓住不放,然后把它们全部锁在玩具里。现实中活生生的人,反而成了一具具空的躯壳,是他生活中可有可无的道具。

与淑媛在一起,是因为体验了人世间从未有过的尊重、认可,却不知道那顿他看来专门为其准备的饭,只是普普通通的员工福利。

温情破灭后,他继续听了母亲;第二次,他选择了适合的乐儿;第三次,回归紧锁的大门。他一直在逃离、躲避、追求安全感,因为害怕眼睛的看见,他将安全感都锁在了玩具里。

爱,不过是个想象集合体。玩具毁灭,他必杀人!

一部好片,会让人有共情。

子勇和小薇的感情,全在那些平淡的琐碎里;乐儿、淑媛的纠结,曾让人一万次的怒其不争;直到胡启源的毁灭,才发现隐藏至深的是悲剧。

原创作品,禁止转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