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简介 >> 当教育遇见低代码

当教育遇见低代码

全文共字,阅读大约需要12分钟

年,使用钉钉的第三年,这所从农田和废墟中诞生的小学,成为了教育部评选的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数十个用低代码工具开发的应用,搭建起了“数字校园”的钢筋骨架。有来参观的人感叹,“这么先进的数字化恐怕花了不少钱”,而邹贤莲心里清楚,找对了方法,这不是门槛很高的事情,小投入也可以有大收获。

借助宜搭等低代码开发工具,邹贤莲带领老师们一共在钉钉上集成了八十多个应用,很快拆掉了横亘在学校和数字化之间的墙,让一所资源紧缺的小学走在了数字化时代的前列。

文|陈宁

第一次来到两江新区小学时,邹贤莲的心凉了半截。她眼前的校舍还是坑坑洼洼的工地,校区周围还留有大片农田的痕迹。原本在接到担任小学校长的任命时,她期待这所位于国家级开发新区的小学是一个前沿的、现代化的学校,可以实践她数字校园的教育理念,但现实给了她“闷头一棒”。

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邹贤莲将学校的校名改为“行远小学”,取自《礼记·中庸》里的“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一句。这句话既是对学生未来的寄语,又是对自己的鼓励,想要实现梦想,先从眼前的事情做起。在接手后的8个月里,有经验的教师不愿意来,也有来了很快就离开的。邹贤莲仅带着筹备组的三位老师,以及五位刚从学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从零开始”,在工地和板房中忙碌,制定校规,研发课程,准备招生。

年8月底,行远小学正式开学,邹贤莲记得那天的天气很燥热,她给家长们准备好水和椅子,精心布置校园和教室,站在校门口等待家长和学生的到来。家长们穿着拖鞋、吊带衫,抱着小孩、宠物狗,像赶集一样地来了,闹哄哄了一个多小时才平静下来。邹贤莲更加意识到教育的艰难。

行远小学的学生多为附近拆迁还建的农转非户口家庭,家长的素养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都不够,邹贤莲认为这会直接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做教育需要心中有‘人’,‘人’不仅仅只有孩子,还要有老师和家长,教育才能搞好。”

邹贤莲设想,如果有一个能够跨越时空的“云端空间”,拆掉学校的“围墙”,家长、学校、社会就能融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好的环境,“实现教育的虚拟共生。”

对于没钱、没资源、没经验的新学校,这种设想近乎奢望。年,使用钉钉的第三年,这所从农田和废墟中诞生的小学,成为了教育部评选的智慧教育优秀案例。数十个用低代码工具开发的应用,搭建起了“数字校园”的钢筋骨架。有来参观的人感叹,“这么先进的数字化恐怕花了不少钱”,而邹贤莲心里清楚,找对了方法,这不是门槛很高的事情,小投入也可以有大收获。

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和学生们(受访者供图/图)“不一样”的理念

在邹贤莲的观念里,教育远不只是帮助学生在应试中考取高分,“在分数上打转,只能叫学科培训班,谁都可以搞。学校是有文化的,是育人的。”育人,意味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邹贤莲对全面发展的认识最初来自于她的父亲,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小时候,她和哥哥们一起跟着父亲去上学,学校离家远,中间还有一段水路,单程需要40分钟,一路上父亲会给他们讲许多有趣的事情。“他看到胡豆,会把这个拼音拿出来考大哥、二哥,也让我学会了一点拼音。看到油菜,他会给我们讲油菜籽榨出的菜油,能做我们最向往的烙饼。”在生活单调的农村,父亲的话语打开了她对广阔田野的认识。

邹贤莲的童年总是充满欢声笑语。为了让他们玩篮球,父亲用竹编的背篓制成简陋的篮筐,在坝子上给他们开辟出一块“运动场”,教他们练习投球。父亲还懂一点音乐,每天下班回来,他就吹起笛子,给母亲的歌声伴奏,邹贤莲因此早早就学会了唱歌和识谱。

但在学校,邹贤莲长期是班级里的“学渣”,她上学早,五岁多读一年级,反应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跟不上,做算数练习时往往只能做出第一道题。尽管学习很刻苦,但学不会的挫败感反过来打击了她学习的信心,小升初时,她差点连学校都考不上。

父亲没有因为成绩责怪过邹贤莲,但他对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要求严格,“放学回家后,爸爸说一定要先说‘我回来了’,不管你心情好不好,要先向家人报到,看看妈妈在干什么,自己能不能帮点忙,哪怕只是摆一下筷子,也要给自己找事干。”

在这样的教育下成长,邹贤莲终于在初三时厚积薄发,凭借刻苦努力考上了师范学校,她自身的经历让她明白了“全面发展”和“追求成绩”并不相悖,全面发展的孩子在自驱力的推动下,成绩一定不会差,相反,在唯成绩论下成长的孩子接受的是“窄化”的教育。

积累多年,邹贤莲深刻理解到教育就是“浸润”,她希望基础教育能够真正为孩子们考虑,影响学生的行为,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是行为习惯不像成绩,难以捕捉、难以量化、难以评估。当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新的教育理念无法匹配时,她把目光投向了数字化和新技术。

行远小学校长邹贤莲为想法创造方法

在智慧教育的设想一筹莫展之际,新冠疫情暴发了,行远小学和其他所有学校一样,被迫转为线上授课。就在这场“背水疫战”中,邹贤莲摸到了通向数字化的路径,回过头看,她称之为一场“苦中作乐”的领悟。

0年春节期间,邹贤莲就组织老师们一起研发了10堂线上人生课,使用钉钉直播授课,请来重庆大学的教授线上讲座,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病毒、垃圾分类的原理等等。后来学校的音乐鉴赏课、英文听力课等课程也采用线上形式。为了适应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老师们自发学习网红“主播”,练习生动风趣的表达,开始用自己的步调来探索数字化课堂。

那段时间诞生了很多化日常为神奇的“妙招”,一名语文老师坚持进行写字示范,没有黑板,他就用手写,再用一次性纸杯、奶粉桶和衣架搭成简易的手机固定装置,让镜头对准他的笔尖。邹贤莲笑称,这是“没有洋枪洋炮,小米加步枪也得上阵”的办法。时间一长,老师们发现了线上授课的好处,手机能更便捷地播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平时不愿意举手发言的孩子,在群里也愿意发语音表达想法。

在邹贤莲看来,数字化不应该被过分“神化”,学校里人人都可以是信息技术老师,上课中途遇到课件不灵、电脑故障、应用打不开时,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眼巴巴地等着技术老师。

“老师们尝到了甜头,自然就会拥抱教学方式的改变。”提升信息素养的必要在全校达成了共识,邹贤莲给老师们布置了一个特别的任务,每天玩会钉钉的一个小功能。“老师们要把小功能的操作步骤做成海报。不会就多摸索,这叫‘智慧锦囊’。”

如何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完成任务?邹贤莲对老师们的检验也用上了数字化的思维,老师们在钉钉“圈子”上的每一条互动都被平台伴随式记录下来,转换成积分,排名高的老师将得到智能鼠标等小奖品。这一排行榜的功能,本身也是学校老师在使用钉钉时发现的。

钉钉“圈子”展示老师排名

为了更加方便老师们使用数字化应用,邹贤莲想到了通过一个平台把老师们爱玩的应用放在一起,她与技术企业合作,基于钉钉打造了专属于行远小学的五智云平台。数字化像一个没有尽头的矿藏宝库,邹贤莲越往深处挖,越觉得有广阔的施展空间。终于,她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平台功能,并问学校的老师们,“我们能不能做定制化的研发?”

“你的教育理念不一样,需求不一样,必然要走上定制化的道路。”邹贤莲下定决心,然而,等待她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踩坑”。学校和老师有需求,但没有技术,技术人员懂技术,但不懂教育,反复沟通多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发,但最终得到的不是老师们想要的。“整个过程太难了,有一次花了8万多元,老师跑来跟我说,邹校,对不起啊,做出来的东西没有用。”

公立学校经费紧张,钱都要花在刀刃上,邹贤莲既想开拓,又有些迈不开步伐,这些想法和实际之间仿佛有一堵无形的墙。一个技术企业的程序员看出她的困境,向她建议,“要不要尝试低代码开发?”邹贤莲从未听过这个名词,她问,“啥叫低代码?”她没听懂对方的解释,但抓住了关键点,“稍微懂一点信息技术的老师,一下子就能学会。”

借助宜搭等低代码开发工具,邹贤莲带领老师们一共在钉钉上集成了八十多个应用,很快拆掉了横亘在学校和数字化之间的墙,让一所资源紧缺的小学走在了数字化时代的前列。

行远小学的钉钉工作台集成了80多个应用看见每一个孩子

有了低代码等数字技术的支撑,邹贤莲将学校内外事务进行了数字化改革,达到了省力、便捷的效果。例如,学校里为所有班主任建立“修远档案”,可以帮助每位班主任精细地记录日常工作以及考核情况,就连学校的食堂库存采购、公车申请、财务报销以及活动管理,全部都可以通过低代码应用“管”明白。

更重要的一项数字化尝试与学生们息息相关——建立线上的行远银行,通过行远币的发放和扣除,对学生的相关行为进行激励和引导,这一举动背后直指学生评价指标的革新。

行远银行通过行远币的激励机制革新学生行为评价指标

相比于传统的成绩排名,行远币更像是对学生校园生活的数字化记录。邹贤莲认同电影《夺冠》中教练郎平对女排姑娘讲的话,要想打好球,先要做一个完整的人,要热爱生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孩子到学校本质上是过校园生活的。”

当行远银行的分值体系推行了一段时间后,邹贤莲和学校老师发现,现有的加分项目不够多元,“成绩优秀、守规矩的孩子才能得到积分,成绩逊色就是“不优秀”吗?维度必须要调整,我们不能让一个孩子永远处于被打压的状态。”评价维度进一步扩大,被当成兴趣爱好的手工和绘画作品可以加分,在家里爱做家务、有孝心可以加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80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