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偏爱中庸思维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www.csjkc.com/m/
中庸之道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至今影响着我们一代代的炎黄子孙。最近阅读一篇摘自《心理技术与应用》的文献,题为《什么样的人偏爱中庸思维?社会认知基本维度框架的初步描述》。让我对中庸之道从社会认知的角度又有了新的认识。我看过一些关于中庸的理解,传统文化认为“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有人认为,中庸者“和稀泥”“墙头草”“和事佬”;我理解的中庸,是指“分寸有度”,“避弃两极取其中”。中庸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行为准则,也是一种价值观念。我们可以根据社会认知基本维度框架将对人们的社会认知分为热情和能力。每个人在社会人际相处中,都可以从热情和能力这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自己的热情和能力的水平高低程度?自己分别对热情和能力的重视程度?可以让他人评价,也可以自己进行自我评价。那么,什么样的人偏爱中庸之道?该研究发现:在社会认知基本维度框架中,热情主导中庸思维;低能力、高热情组合的人的中庸思维水平最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热情突出的人更偏爱中庸,也不意味着中庸思维者就是热情取向。该研究解释:在人们眼中奉行中庸之道的人是高热情的(和气、友善等),这是一种普遍的刻板印象。虽然表面上奉行的是对资源的“不争”“忍让”“以和为贵”,但实际上是以长远利益为目标的“争”。中庸之道的“人缘趋向”对许多人而言是一种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处事策略。尽管中庸在人际相处中通常表现为高热情,但其目标并不仅是与人和谐相处。因此,中庸思维的人具有高热情更宜解读为刻板印象,他的能力驱使他的高热情得以体现。故而他们能力的要求是,中庸对个体的影响也绝不仅停留在“以和为贵”“不走极端”等人际相关的处世原则,在具体事件处理方面,会进行策略化的决策。在权衡个人和他人各方面前提下,不断地实践与修正中实现自己与他人、与世界的超越境界。显然,热情和能力缺一不可。中庸思维者,他们具有平静随和的温柔和恰到好处的智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