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背后是告诉我们心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www.wzqsyl.com/

今天我们来来聊聊,什么是‘道’?‘道’又在哪里?先来看一下《中庸》里的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大部分人对这一段的解读就是:

‘道’就在我们身边,从来就没有离开,如果能够离开我们身边的,就不是‘道’了。

这么理解,不能说是错,但不太究竟,并且这不是子思的本意。这里用“身边”不太恰当,而应该是“身上”。

“身边”和“身上”看似只有一个字的差别,但意思却有所不同。所以应该是:

‘道’一直就在我们的身上,不能从我们身上离开,凡是能从我们身上离开的,就不是道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如果用‘身边’,那么‘道’就是在外,人修道,就会向外去求。而‘身上’,则是向内求。

‘道’虽然没有内外,因为它无处不在,但修道却要在自己的心上去求,因为‘心即道也’。

佛法即心法,修佛就是修心,修道同样如此。向内于心上求,一求就有,因为本心自性里头一切具足。

而向外于事事物物上求道,则容易走偏,且万事万物太多了。

如果每一个事物背后的‘道’都要探究清楚,恐怕穷尽一身也难以悟道。

如果‘道’在外,需要向外求,那为何《中庸》接下来的章句都是在讲“慎独、戒惧”呢?

慎独和戒惧都是在心上用功啊!且后面讲的“喜怒哀乐”,不也是心吗?

要知道经典不会欺人,特别是佛家的经典,都是开悟的佛陀说的话。

佛家最忌讳打诳语,说假话,诳语乃释家大戒,佛陀绝不会欺骗人。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2%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