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思讲中庸,具体内容由此章开始。此章,可以作为全书总纲。
“中”,有两项初始含义。其一,中央之中(平声);氏族社会时在旷地中央立杆树旗,群众望中而趋附,因此“中”代表集中和权威。其二,射箭之中(去声);古时狩猎张弓搭箭,获取兽类食物,因此“中”代表行动目标和最终成就。
子思所说之“中”,按后来《说文解字》的说法是“中,内也”,事物的内在。这个意思,是“中”字本义的延申。喜怒哀乐是人的情感,包含于人的本性之中;尚未表现出来,只是一种内在,就叫“中”。扩而言之,“中”也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内在是天然的存在,是世界一切的根本。所以子思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本文以为,子思的说法,与老子的“道法自然”有相通之处。
西方哲学曾长期重视对世界本原或本体的研究,称为本体论。作为哲学根基的本体论如今已非主流,但仍被强调。其中,就有学者批评儒家没有本体论。且不说《易传》有相关内容的深刻阐述,单看《中庸》,子思就明确指出了“天下之大本”。其论虽简,其意甚明。世界的根本不是西方的上帝,或其他什么神灵,而是人,是人的本性,是人的情感。相对于所谓的“神本体”,儒家的本体论就是“人本体”。子思将本体概括为“中”,是对孔子中庸思想的重要发展。
世界是运动的世界;天下是变化的天下;内在一定会表现为外在;根本必然会生长出枝叶。这种运动、变化、表现、生长是时时进行的,也是永远进行的。其展示形态不一,十分复杂。子思未解“庸”字,而古今许多学者都认为庸即“用”,即“中”的显现和落实。子思用了“发”字,显而易见发就是庸,就是用。
子思说,喜怒哀乐发而都能“中节”(中节之中,即射箭之中),符合节度,不多不少,不重不轻,恰如其份,恰到处好,由原本静态的平衡、安定过渡到动态的平衡、安定,那就叫做“和”,和平、和顺、和睦、和谐、和美。
若不能中节,不符合节度,比如暴怒,过度发怒,那结果肯定不妙。面对的若是平辈、平级人物,他们多半是以怒还怒,双方大吵起来,亦有动手可能。面对的若是晚辈、下级人物,他们多半是心生不满甚至怨恨。无论对谁,都无和可言。而且,怒伤肝,暴怒者自己身体受损,那是另一种不和。
人与人之间,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众多他人,再扩展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都要和睦相处,打造和谐家庭、和谐社区、和谐地域、和谐中华,则中国梦方可实现。而放眼世界,众多国家对同一个地球家园,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本应和平共处,互利共赢。子思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诚哉斯言。达道,通达、和顺的大路、正路,亦即天下普遍遵循的规律、原则。面对当今仍旧冲突不断、甚至战争不断的世界,不能不感到两千年前《中庸》的论说之可贵。
人与动物界以及更大范围的自然界之关系,亦如此。不和,皆遭祸殃。事例多在,众人尽知。
天下人的所做所为都符合节度,取得和谐的效果,就叫“致中和”。那时,天地各在其位稳稳当当,万物生长发育蓬勃繁盛,一派祥和美满景象。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而过往的漫长历史也确实没有过全面的“致中和”。可总有一些人站得高,看得远,如孔子相信“大同”,如子思相信“致中和”,如马克思相信共产主义。这种理论上的承认,进而情感上的附合,就是信仰!信仰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动力,是支撑民族和国家屹立不倒、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白子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