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正式开始聊《中庸》。
《中庸》是由子思所著,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继承孔门正统学问心法的曾子的学生。
曾子继承孔子“一以贯之”之道而著《大学》,子思师从曾子而著《中庸》,可以说子思是孔门学问心法的正统继承人。
而之后的孟子,则又是从子思手中接过儒家道统。
故而提起儒家,世人常称之为“孔孟之学”,也就是因这代代传承之故。
到了孟子之后,正统儒家的思想便渐渐变了味道,而心法更是一度失传。
尤其是到了宋代,虽《大学》中曾强调“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但实际上儒家思想早已成为帝王之学。
其人文文化更是在封建腐儒的发挥下沦为教条,不仅误国害人,还致祖师孔子在后世无端背负了骂名,实乃罪过。
了解了此背景以后,我们便不妨撇开误会,尝试重新去品读《中庸》,去感受、继承祖先博大精深的学问思想。
其实提起“中庸”这个词,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这个词并非褒义。
很多人认为中庸就是“马马虎虎”,就是“和稀泥”、“不上进”,甚至还有人认为中国的问题就出在“中庸”这个观念上,做什么都随随便便,不确定明确的努力方向,以致总是碌碌无为。
这种理解其实就是对中庸最大的误会,但这种误会却也赖不得别人,恰是因自家先哲的错误解释而导致的。
宋代大儒程伊川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关于“中庸”这个词程颐老夫子是这样解释的,中就是保持中正,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庸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
这是典型的理学观点,这种解析看似宏大、精彩,但如果细细推敲,便会发现其言虚矣。
他说“中”就是不偏,那什么才算是不偏呢?
若假定不左不右为不偏,那从左来看,中便已在右边了,而从右边看,中便已在左边了。
所以中永远是要相对来讲,若强行设定一个概念就是绝对的中,那这个“中”就已经是大偏了,又何来不偏呢?
而“庸”即不易这个解释则更不合理,世间哪里有绝对不变的定理呢?
同样一件事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其道理亦是不同的。
譬如说谎,若照传统道德观来看说谎就是不对的,但“善意的谎言”促成好的结果,那这个谎言便又是对的了。
所以关于“中庸”含义的诸多误会,以及理学家后期死板呆滞的思想便是由此而来。
那么到底“中庸”一词该如何解释呢?
所谓“中庸”即中和之用,庸者,用也。
这种解析绝非空穴来风,结合子思的老师曾子所著《大学》来看,《大学》的核心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之三纲,内明“明德”,外用于民,终止于至善。
而关于内明的学养功夫则包括“知、止、定、静、安、虑、得”七个功夫次第。
此皆强调以“中和”人之心性修养为基础,进而阐发出智、仁、勇之德,以此境界入世,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外用,最终止于至善。
从心性入手,到人之个体之外用,再到天下太平的事业,皆是以“中和”之理而调之,此即是“中”之用,也就是所谓的“中庸”了。
这是根据道统传承去看待,如从全文内容来看待,则更无处不体现出此含义。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关于“天”与“性”的概念,我们之前在品《大学》的时候曾进行过解析,“天”不是天空的天,也不是宗教中那个天神所在之天,而是形而上的本体之天。
而“性”就是我们人与生俱来能够感受万物,获取外界信息的本能。
所以子思所谓“天命之谓性”也就是在做一个命名,把我们人一出生上天便赋予我们能够感知外物的这个能力,叫做“性”。
其实佛家对于这个“性”有个类似的比较细致的总结,佛家讲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有了这六根也就接收到到“色、香、声、味、触、法”,这“能知”和“所知”其实就是“性”。
而之后“率性之谓道”,这里也就要特别去了解一下什么是“率性”了。
“率性”我们其实时常都是有所体会的,有的时候我们一拍大腿“索性就这么干了!”,这个“索性”其实就是“率性”。
这其实就是一种直觉性的行为冲动,这其中并不包含我们主观思考的环节,是完全顺从本性感受引起的本能反应。
比如天气热了,我们索性就把衣服脱了,天热脱衣服谁都知道,不用思考。“
率性”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率性之谓道”,也就是这种本能引发的反应就是“道”,因为本能之性是上天赋予的,那我们顺从上天赋予的本能之性那不正是所谓的“顺应天道”嘛。
所以儒家所谓的“人心”和“道心”的区分就在这里了,掺杂了思考和思虑因素的心即是“人心”,而没有了这些意识因素的心即是“道心”。
之后“修道之谓教”,什么是“教”呢?
有意识的去让自己顺应这个“道心”,就是“教”。
其实我们的意识虽然看似是一体的,但其实如果细分是有好多层的,不过是因为多层意识平日里如同乱流一样并行,我们未曾察觉罢了。
比如早晨刚醒来的一瞬间,心中空空荡荡、清清明明,什么念头都没有的状态其实就是“道心”,也就是我们的本性。
过了一会,缓过神来了,突然间各种念头就都开始涌现,时而觉得饿了想要吃饭,时而想起还有工作要做,时而又记起一件很生气的事情等等。
这时候心就乱了,佛家唯识宗管这种状态叫寻求心,也就是心自己开始找事情琢磨了。
我们一般人平日里基本时刻都保持着这种寻求心。
而学养水平高的人则不一样,他们平日里时刻都能监视这种寻求心,能够在起心动念的瞬间将其察觉,并立刻就能够让这些闲思杂虑止住,回归心原本的清明纯粹。
这种时刻监督和管控心念的过程就是“修道”,也就是把“人心”中的是是非非修整干净,回归“道心”的过程。
子思管这功夫学养叫做“教”,这也就是子思的老师曾子所述“知止而后能定”的道理了。
这是《中庸》的第一句,也是总纲。
仅从这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看出,《中庸》所讲述的学问思想,绝对不是寻常理解的诸如“不好不坏”、“随波逐流”等肤浅含义。
而是一门从人心性入手,来探索人之性命与天地万物,以及人间之事之间如何合理相融的哲学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