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中庸 >> 中庸推荐 >> 儒学仁之真义解析

儒学仁之真义解析

我们从年幼的时候,便接触儒家思想的灌输与熏习,自然知道儒学思想的核心是“仁”。得“仁”者圣贤,近“仁”者君子,远“仁”者凡俗,失“仁”者小人。“为人以仁”,是国家、社会与家庭对我们道德情操的要求。那么,“仁”的真义如何解析呢?

首先,我们看“仁”字,由“人”与“二”构成,单从解字来看,“仁”之出发点,不离二人之关系。当然,二人肯定不是指的两个人,而是实际意义上的社会。所以,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对构建社会秩序,制定交往礼节,非常的重要。

其次,我们看“仁”如何表达在社会关系之中。既然涉及多个人的社会关系,提倡“仁”,自然不能偏执于某方,制定交往礼节、礼制与礼仪,倡导“中庸”,奉行“大义”,以合乎群体利益。

最后,我们看“仁”,借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言儒家以“义”行乎“仁”道,在于“义而上者谓之仁,义而下者谓之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之结纳关系为群体与社会,皆是利益往来,交流互动。人之行“义”,关系法则与规矩就是“礼”,“礼”无新旧、高低与贵贱,合用即“中”。所以,“义”而从乎“礼”,行用而“中”,“仁”与“利”并不矛盾,可以兼得之。

由上可知,儒学“仁”之真义,皆在“中庸”,“义”、“礼”、“智”、“信”、“勇”,都是“仁”之知行的方便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1867.html